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嵌甲

倒甲也就是俗稱的「嵌甲」,有這種情況的患者,幾乎都無可避免的會引起甲溝炎。

造成倒甲的原因主要有四項,最常見的是職業因素或鞋子過窄或過緊;第二是不當的指甲修剪;第三是先天性甲面過寬;第四是卷甲引起。

大部分的患者,尤其是第一或第二項原因所造成的,只要適當休息,改穿前端較為寬鬆的鞋子,以及正確修剪指甲,就能夠有效改善。但是如果是反覆發作,或是第三、四項原因所引起的,就可能須要手術治療。

傳統的倒甲手術,僅止於對患部指甲的部分或全部拔除,不僅容易復發,而且因為手法粗暴,時常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粉瘤

粉瘤醫學名稱是表皮囊腫, 指的是一種皮膚深部囊狀的良性腫瘤。因為腫瘤的囊中通常是包裹著許多乳白顏色的粉狀物質,故以粉瘤稱之。好發於三、四十歲的男性,男性與女性發生比率約為 2:1,常發生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臉、頸部、背部、陰部及曾經有較嚴重青春痘或皮膚受傷過的部位等。
如果粉瘤在短時間內快速長大、長時間摩擦壓迫,或者本身抵抗力較弱、身體疲累時,往往較容易造成疼痛、發炎感染、潰瘍、破裂流膿等症狀。

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機能障礙患者,甚至會引發筋膜炎、敗血症,危及生命。

治療時需視粉瘤的大小及部位而採取不同的方式,有局部藥物注射、切開引流、手術摘除、雷射治療等。要強調的是, 手術要求粉瘤囊壁一定要完整切除,否則很易復發。 平時要避免過度日曬,使用清爽不油膩的皮膚保養品;當發現有腫塊時,不要去刺激或擠壓,以免發炎感染。

最後,如果粉瘤生長快速、破裂疼痛、影響外觀,或是生長在容易摩擦部位者,或本身抵抗力較弱的患者,應該積極處理,儘早切除化驗,以免事態擴大。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前列腺癌沒有病徵,需要測檢嗎?

毫無疑問,你們許多人可能聽過有關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檢驗的資訊。如果你考慮以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檢驗來篩檢前列腺癌,以下是一些實情讓大家作參考:
  • 大約1525%患有前列腺癌的男士未必會有高前列腺特異抗原水平。亦即是說,縱使有前列腺癌,檢驗亦未必發現得到。
     
  • 高前列腺特異抗原水平可以是由其他情況引起,如良性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炎及感染。於有高前列腺特異抗原的男士中,三分之二並沒有前列腺癌。亦即是說,部份人會因而接受不必要的跟進檢查,如針穿刺組織檢查。而這些檢查是有風險的。

  • 前列腺癌並不一定是嚴重的疾病。很多患有前列腺癌的男士沒有明顯病徵和不會因而死亡。這些男士實際不需要治療,相反治療本身可能會有副作用及可能較癌症本身引發更多問題。
因此,與你的外科醫生詳細商討以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檢驗來篩檢前列腺癌的好處及害處是非常重要的。讓他/她協助你在充分理解的情況下去抉擇是否進行檢驗。

當然,我們不應忘記「預防」二字。記住,健康的生活習慣帶來其他健康效益之餘,亦能減低前列腺癌的風險。因此,大家要多吃水果、蔬菜、穀物及穀類食品,並減少進食動物脂肪。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http://www.hkmenshealth.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應否進行前列腺癌檢查?


前列腺癌及前 列腺癌的測檢是香港男士們愈來愈關注的議題。在2003年,前列腺癌在香港男性常見癌症中位列第四,共有826宗新增個案。自九十年代中期起,前列腺癌的 發病率及死亡率有顯著的增加。而這個上升趨勢相信與愈來愈多人進行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檢驗以測檢前列腺癌有關。

成因及風險因素
前列腺癌的成因未明,但患者以年長男士居多,很少發生在50歲以下的男士身上。在2003年,超過99%的新增個案發生在50歲或以上的男士身上。其他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前列腺癌
  • 高動物脂肪的飲食
  • 長期接觸某些環境污染物及化學品(如鎘及二噁英)
病徵
假如你出現以下病徵,請立即求診:
  • 小便困難
  • 小便緩慢或不暢順
  • 小便時感到疼痛
  • 小便帶血
  • 鼠蹊部位出現腫脹的淋巴結
但要知道,以上大部份病徵亦會發生在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的男士身上。良性前列腺肥大症是腺狀組織出現非癌症增生,導致前列腺肥大的良性情況,逾半60歲以上男士都患有。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幼兒(BB)小腸氣治療策略


現時, 小腸氣(疝氣) 前來診症的幼兒, 最終確診為以下三種常見的幼兒病患, 因為徵狀相似, 常被一般人誤解而延誤診症以致病情惡化, 嚴重者可引致腸壞死及不育。
 
小腸氣(疝氣) 依不同年齡層,發生率由528%不等。但是經適當的麻醉及手術修補,擁有極低的危險及復發率,因此疝氣一經診斷,若病人生理狀態穩定,應考慮手術修補。

陰囊水腫 形成原因與疝氣類似,但無腸壞死之顧慮。若觀察至1~2歲仍未自行吸收,仍應考慮手術修補。

隱睪症 則是因為睪丸未下降至陰囊,可能導致睪丸造精細胞受損,從而不孕。觀察至6個月至1歲睪丸仍未自動下降者,應考慮睪丸固定手術。

幼兒小腸氣及陰囊水腫成因

胎兒在母體時期腹腔與 腹股溝的管道未關閉所致,這條管道正式的名稱叫做「腹膜鞘狀突」,俗稱「疝氣袋」。當疝氣袋口徑小時,腹腔內的水會掉入陰囊,形成陰囊水腫;當口徑大時, 腹腔內的腸子會掉入陰囊或腹股溝,而形成疝氣。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陽萎是甚麼?

滿


5 0 6 0


尿
便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