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在醫學上的用途非常廣泛,但早前一宗不幸的醫療事故,一名患末期腎衰竭的19歲女病人,在醫院進行超聲波儀器引導下的血液透析治療(俗稱洗血)時,導管不慎插進動脈,造成嚴重後果,事件令部分市民誤以為超聲波技術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風險。
其實以上情況極之罕見,正正相反, 自從有了超聲波技術,讓醫生在進行這類高風險醫療程序時,可透過儀器顯示準確判斷落針位置,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翻查歷史,人類發明超聲波超過100年,最早期是海軍用來探測敵人的潛艇, 其後才陸續發展出不同用途。其中用在醫療方面,由於早期的超聲波儀器體積又大又昂貴,是只限於部分放射科醫生才能擁有的診治技術。
時至今日,超聲波技術已相當普及,不僅探頭能夠做到無線連接,目前最新的超聲波診治器,甚至只有手提電話般大小,令不同分科的醫生,包括普通科醫生、急症科醫生、內科醫生及皮膚科醫生等,都可以運用超聲波幫助診斷。
以外科專科為例,在處理急症時,透過超聲波檢查有助診斷病人有否急性盲腸炎、胃穿孔以至腹部大動脈破裂等。而在日常診治方面,尤其適用於一些體表病變,例如甲狀腺問題、乳房問題及小腸氣等,都可運用超聲波檢查準確診斷。
擁有超聲波技術並配備儀器的外科醫生,更可於診所內即時為病人做診斷, 甚至作為輔助治療。例如在血管內放置導管,還有近年興起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以至最新的靜脈曲張治療等,都需要配合超聲波技術作為輔助。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進步,醫生亦需要與時並進。特別是前線的臨床醫生,如果能進一步掌握和學習最新的超聲波技術, 不只可以令診治更加準確,病人亦毋须花時間到化驗中心做超聲波診治,從而達至更快捷、方便和可靠的醫療服務。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