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膽結石,膽結石手術,膽囊切除術



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大約是4% - 10%。通過使用傳統的膽囊切除術,一個15-20厘米的疤痕會被留在上腹部和下排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最新發展已經被廣泛接受,普通外科醫生,已盡量減少疤痕的大小,減輕術後不適,縮短了恢復。


在臨床上,腹腔鏡手術具有局限性,包括:妊娠,嚴重出血的患者,對於那些誰是過敏的麻醉藥品,腸梗阻或低容性休克...等 除此之外,早期或妊娠後期,孕婦,重症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炎和胰腺炎,化膿性腹膜炎,不完全性腸梗阻,最近幾個月與心肌梗死誰曾接受過腹部手術,肺氣 腫,膈氣病,或腹部腫瘤太大,需要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評估看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治療。


其實,有消除膽結石,包括解散和碎片等非手術方法。這些非手術方法的並發症是低,但復發率超過50%。患者需要重複治療或服用藥物,以防止復發。該治療方 法是不常見的臨床實踐。常見的並發症一般包括:膽漏,膽道梗阻,殘餘膽管結石,傷口感染,出血...等。並發症的概率僅為0-3%。


膽結石手術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要么腹腔鏡或開腹手術的常規。根據臨床統計,有小於5%的患者需要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改變治療傳統膽囊切除術。此外,長老和男性患者更可能改變治療傳統膽囊切除術。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膽石治療方法

 
 
事實上,在早期以非手術方法來消除膽石方法包括溶石術碎石術” , 其併發症雖低,但翻發率高達百份之五十以上,並需要多次施行或長期服藥以避免其翻發,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並不廣泛,也因而使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因應而生

 
大致上手術後的併發症常見的包括:膽汁泄漏,膽管阻塞,殘存總膽管結石,傷口感染,出血等,機會率只有0-3%,大都可以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下康復

 
而膽結石的手術不論是腹腔鏡或傳統剖腹手術均可達99.99%的成功率,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能順利完成這項手術的,但由於每個患者的臨床症狀及預後都不同,因此根據臨床統計發現,在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個案會在手術過程中轉為傳統式剖腹膽囊切除術

 
而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膽囊本身嚴重發炎或膽囊壁較厚者,導致病變的膽囊與鄰近的腹腔器官發生黏連情況,使螢光幕呈現的手術視野不容易看得清楚,也有可能是由於患者的膽囊位置較為異常,除此之外,若患者年齡較大或男性病患者都會較易轉為傳統式手術切除膽囊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甲狀腺切除新法傷口小

以往甲狀腺手術一般為傳統切除或微創手術,術後都會有傷口。新引入的超微創射頻甲狀腺手術,可令傷口近乎消失,治療和復元時間亦大減。

甲狀腺為頸部甲狀軟骨下方的內分泌器官,主要控制代謝、生長速率以及調節其他身體系統。甲狀腺良性結節是常見的疾病,為甲狀腺組織細胞突然產生腫瘤、囊腫等小腫塊,患者會感到頸部有異常硬塊,須靠手術切除。

傳統甲狀腺手術缺點包括須全身麻醉和留有疤痕,術後亦有機會造成聲沙和吞咽問題。甲狀腺及小腸氣專科陳東飛醫生指,無創射頻甲狀腺手術較傳統技術安全,醫生會先進行局部麻醉,將射頻細針穿刺入病灶內,透過高溫加熱令該病灶組織局部壞死,壞死組織會被吸收。

半小時完成手術

他說該手術不會有後遺症,術後更無需住院。他表示,無創射頻甲狀腺手術可於半年內令腫瘤縮小51至85%,傷口亦變得更細。以往的甲狀腺手術需時1.5至3小時,新技術則只需半小時。


甲狀腺切除新法傷口小

























參考資料: 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屬良性腫瘤或影響吞咽 無創消融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在香港十分常見,大部分屬於良性腫瘤。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兩旁,腫瘤可能會壓著食道或氣管,影響患者發聲、吞咽或呼吸,嚴重可致窒息。傳統治療良性結節的手術都會於手術處留有疤痕,需留院數天;但今年引入的無創射頻消融術,不但傷口幾乎看不見,住院時間亦較短、手術費較便宜。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的內分泌器官。而甲狀腺結節是該部分組織細胞突然產生腫瘤或癌細胞等小腫塊,發病率非常高。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本港有約五成成年人有甲狀腺結節良性腫瘤,女性患者較多,每三個女患者才有一個男患者。

陳 東飛指,若腫瘤太小,一般人不會察覺患有腫瘤;但若感到有硬塊壓迫著食道或氣管,或外觀上有突起物,便應求診及照超聲波檢查,然後需抽取組織化驗,判斷腫 瘤屬良性或惡性。他說,有約三分二甲狀腺結節患者屬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只屬少數;更強調只要化驗後肯定腫瘤是良性,便可進行甲狀腺結節手術。


現時,治療良性結節的手術有傳統切除及內窺鏡切除手術。傳統切除術需全身麻醉,不但會留有疤痕,亦因要切除部分甲狀腺,有機會使聲線轉變或造成吞咽問題;而內窺鏡切除術雖於腋下及兩邊乳暈進行微創手術,但仍會留有1至3釐米的傷口。

陳東飛表示,今年4月首次於本港應用無創甲狀腺腫瘤消融技術,利用微針震動的摩擦力產生高溫,使腫瘤細胞壞死收縮,使腫瘤體積於六個月內縮少85%,並不用切除任何的甲狀腺組織。消融技術的手術費約4.5萬元,比傳統手術便宜約四成半,術後只有約1毫米疤痕,毋須住院。


不過,他指手術存有風險,「施行手術的醫生必須非常熟悉組織結構,否則會因微針太熱而傷到附近組織,出現內出血或使喉返神經受傷。」

兩 年前,李小姐(圓圖)發現頸部左邊近氣管位置有硬物突起,拖了年半,發覺硬物變大約直徑1釐米,才到醫生檢查,確診有甲狀腺結節良性腫瘤。但因曾進行換腎 手術,免疫力低而不適合進行有感染風險的傳統切除手術。最終選擇無創消融術,腫瘤體積由原本的約9mL降指現時的約1mL。醫生建議,術後患者仍需復診至 少半年,以便檢查腫瘤的變化。





參考資料: http://www.am730.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射頻治良性結節復原快




吞口水感疼痛、聲沙等病徵,慎防甲狀腺毛病「作怪」。外科專科醫生表示,本港一半人可能有甲狀腺良性結節,未必需要處理,但當摸到頸部「有粒嘢」或腫脹, 感到頸痛、壓迫感等,可考慮手術切除部分甲狀腺,但創傷較大及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病人並要留院數天。本港今年引入射頻消融術治療良性結節,毋須切除甲狀 腺,患者術後不用留院,傷口疤痕僅一至兩毫米長,患者較快康復。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甲狀腺良性結節成因不明,部分人的結節細小而不察覺,結節直徑達一至兩釐米才開始感不適。結節若未及早處理,有機會愈長愈大,可能壓住聲帶而影響聲線;若壓住氣管、食道,可引起呼吸困難及吞咽問題。
傷口細 不用住院

陳東飛表示,患甲狀腺良性結節,同時出現頸部疼痛、壓迫感及異物凸出等,可考慮以手術去除部分甲狀腺,但有機會影響甲狀腺功能,且手術造成傷口較大,需全 身麻醉及留院,患者康復期較長。近年韓國透過射頻消融術治療良性結節,毋須切除甲狀腺,只須以放出高溫的金屬針令結節凋亡,傷口極小,患者術後不用住院。 消融術今年四月引入本港,至今有三名病人接受了消融術,康復情況良好。

「初初以為熱氣、扁桃腺炎,一路無理,原來系甲狀腺問題。」李小姐兩年前發覺頸部「有粒嘢」凸出,半年後異物長大至一釐米,檢查發覺是甲狀腺良性結節。她 服藥後,未見好轉,考慮到傳統切除手術的感染風險較高,不敢貿然做手術。但拖延兩個月後,結節持續長大,臨床顯示結節容積有九毫升,最終接受射頻消融術, 如今康復理想。

陳東飛指出,射頻消融術可治療不同體積大小的良性結節,但惡性腫瘤則不適合。患者術前須透過超聲波及抽針等確定結節是否屬良性。他提醒,頸部有異物及聲沙等徵兆亦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包括喉癌、甲狀腺癌等,市民有懷疑應盡快求醫。



參考資料: the-sun.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頸腫「結節」免開刀 加熱「焗死」病灶

 陳東飛指,整個過程只需短短數分鐘,壞死組織會被機體吸收。 陳廣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若你的頸部無緣無故出現不尋常的局部腫脹,就有可能患上甲狀腺結節。以往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方法只有開刀或以微創內窺鏡切除甲狀腺,但最近有外科專科醫生引入射頻消融技術,透過高溫加熱令該病灶組織局部壞死,保留患者的甲狀腺。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病,全港約有一半人口患有甲狀腺結節,但絕大部分患者的結節體積較小,無法看到或觸摸到,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不過,亦有部分患者的結節會出現腫大,若壓迫喉嚨、氣管或食道,分別會造成聲音沙啞、呼吸不順和吞嚥困難,影響日常生活。亦有少數患者的結節可能為惡性,即甲狀腺癌。

現時,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方式一般為傳統切除手術及微創內窺鏡或機械臂切除手術。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以上的治療方式,無可避免要切除甲狀腺,而且即使是微創手術,都會有一個約1厘米至3厘米的小傷口。陳東飛表示,他在今年年初引入了射頻甲狀腺技術,可治療結節之餘,又可保留患者的甲狀腺。

陳東飛解釋,有關手術是醫生先於甲狀腺結節位置進行局部麻醉,將射頻細針穿刺入病灶內,透過高溫加熱令該病灶組織局部壞死,整個過程只需數分鐘,壞死組織會被機體吸收。相比傳統治療方式,大大減低了風險之外,傷口亦只有1毫米至2毫米。他指出,至今有3名病人曾接受有關治療,患者的腫瘤普遍都在一個月後縮細近半。但國外曾有病人接受手術時,因射頻過熱而令甲狀附近皮下組織出血。



參考資料: paper.wenweip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