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龜頭炎怎麼辦?- 龜頭炎怎樣治療 ?







大部份情況下,龜頭炎是可透過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的。洗澡時可輕輕地翻開包皮,以清潔及抹干被包皮覆蓋的部位。


怎樣治療龜頭炎?

治療龜頭炎的方法是要針對發炎的原因,因此會因人而異。醫生會因應個別患者的病情、其對生活的影響及患者身體是否有其他疾病,而建議最恰當的治療方法。

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由細菌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龜頭炎。若龜頭炎是由於皮膚受化學物品刺激而引起,就要避免再接觸有關的化學物品。如有需要,醫生會使用藥物以減低患者的痕癢和痛楚。

若龜頭炎經常復發,而患者的包皮又難以翻開清洗,那便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切割包皮手術。


怎樣自救?

如你有以上龜頭炎的征狀或存有疑慮,便應請教醫生。外科醫生會按照你的情況安排適當的檢查,並建議恰當的治療方法。

其實無論起因是什麼,每天徹底清洗陰莖,都有助減低龜頭炎引起的不適。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治療瘢痕的各種方法 - 類固醇注射,矽膠貼

 



類固醇注射:

此療法能令瘢瘤縮小,減少痛楚及痕癢,惟患者反應不一,成功率只有50%,且要長期注射才有效,每月注射一次,部分患者要連續注射數月,甚至一年,才有成效,惟長期注射類固醇,可能會令皮膚萎縮及凹陷,而注射過程亦帶痛楚。


切除手術:

以外科手術切除瘢瘤,看似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惟其缺點是復發率非常高達80至100%,由於手術會製造新傷口,因此令瘢痕瘤增生及復發,新增的瘢痕更會較以往大。


有文獻指,在手術後,可定期注射類固醇,預防瘢痕增生,但其復發率達50至80%。亦有在術後輔以放射治療,復發率可減至20至30%。不過,放射治療原 本為醫治癌症,以此療法醫治瘢瘤,若涉及頸部及胸部,可能會引致甲狀腺癌或乳癌等,因此此療法只可局限在手腳及耳朵部位進行。


矽膠貼:

只可作預防性治療,若有新傷口,可在兩星期後使用矽膠貼及塗上防疤痕的藥膏,減少瘢痕出現的機會。


干擾素或抗癌藥:

只在研究階段,在消除瘢瘤上未能有一個持續效果,且注射抗癌藥物,亦可能會對身體帶來副作用。




參考資料: www.keloid.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離開狐臭 (多汗症) - 多汗症 / 狐臭手術,狐臭治療




多汗症 / 狐臭

輕度至中度的多汗症可以用止汗噴霧。將噴霧噴於乾的皮膚表面,便可逹到止汗的效果。由於藥物治療副作用多,而且成效低,一般都不會採用。

其次是注射肉毒杆菌,效果可維持六個月,需定期注射。雖然每次要注射多逹一百個 (很多)位置,但優點是,即使有副作用,半年後會隨藥效消失。

另一種治療,離子透式技術(Ionophoresis),讓患者可安坐家中接受狐臭治療,所需儀器需於美國及歐洲購置。治療時將皮膚浸於生理盬水中,然後通電,初時每星期四次,每次三十分鐘,情況好轉後只需每月一次。不過,部份患者可能會感到麻煩而不選用此治療。

 

多汗症 / 狐臭手術

當所有治療都失效時,可考慮施手術,移除引致出汗的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自主神經的一種,位於肺部後的脊椎。交感神經於大部份位置都與其他神經線重疊,只有在胸椎較分離。
由於每節的脊骨底部都有個結節,是神經線交接的地方,所以手術的目標是切除這個結節。是項手術同時適合手及腋下的多汗症。

即使是微創狐臭手術,不同醫生會有不同的切口。有醫生會以單一切口 (10-15 mm),經切口放入鏡頭及手術刀。亦有醫生會有三個5mm的切口,其中一個放鏡頭,另外兩個切口放入手術儀器,相對單一切口,雖然多了兩個傷口,但相對較靈活。

 

手術分三種方法進行

  • 電刀 - 用電流將結節電死,但由於結節仍留在體內,所以復發率較高
  • 止血夾 - 用止血夾夾住供血的血管,令結節缺血死亡,但狐臭手術不可還原,而且傷口大
  • 切除 - 手術較以上兩個複雜,但手術復發率最低,而且最有效
多汗症 / 狐臭手術一般需要一小時左右,需留院觀察一晚,手術後可能會有數日胸痛,少數會持續數星期。




參考資料: http://www.miradr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乳房的良性腫塊 - 水瘤, 纖維瘤

 





大多數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如纖維瘤,乳腺囊腫(水囊或水瘤)等,這類腫塊不會轉變為乳癌

   

乳房纖維瘤
 
乳房纖維瘤是乳房纖維組織增生,大部分沒有徵狀,很多只在自我檢查或由醫生檢查時才被發現。如有需要,可以利用幼針抽取組織作進一步化驗,假如證實細胞組織是良性的,毋須馬上動手術把它切除。不過,倘若纖維瘤的體積太大,又或不斷增生,便有需要動手術切除,因此患者應時常留意乳房變化。
 

乳腺水瘤
 
乳腺水瘤是由正常乳腺分泌液積聚而成的囊腫,這些水瘤的大小經常會隨著月經週期而變化,一般會在經期後縮少。水瘤並非乳癌,因此毋須動手術把它切除。不過,造影檢查可以分辨水瘤的性質,較複雜的囊腫有需要作活組織檢查,而較簡單的則無須接受進一步手術治理。但倘若簡單的水瘤有令患者感到不適,外科醫生亦可用幼針把囊腫內的液體抽走,令腫塊即時消失。由於抽針後水瘤可以復發,患者須定時自我檢查。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靜脈曲張成因 - 靜脈曲張病徵




靜脈曲張成因

  • 遺傳是靜脈曲張的主要成因,靜脈的瓣膜出現病變,不能正常運作。
  • 較其次的成因是深層靜脈梗塞,但此情況常見於白人,亞洲人較少出現。
  • 靜脈曲張亦有機會暫時性出現,例如懷孕增加體重,令腹部壓力增加,阻礙血液流到心臟。

 

靜脈曲張病徵

  • 但大多數患者的腿部靜脈會出現病變徵狀,令腿部感到疼痛或痕癢,或肌肉抽筋。
  • 疼痛及疲累的感覺更會因長久站立而加劇。
  • 部分靜脈曲張的患者沒有徵狀。
  • 患者男女比例相若。
  • 由於腿部靜脈儲存大量血鐵質,可能會令皮膚嚴重變色。
  •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慢性皮膚潰瘍。
  • 一個很微小的創傷偶爾會引致嚴重出血。

 

靜脈曲張診斷

  • 醫生為患者進行臨床檢查及按照病歷作出診斷
  • 若要準確找出不健全的靜脈位置,可進行超聲波血管掃描 (Duplex Scanning),患者只要站立便可進行掃描檢查。此檢查方法十分安全,不會對身體帶來創傷性。
  • 一般來說,靜脈曲張的患處因人而異,但大多在大腿及膝蓋四周的位置。透過超聲波掃描,醫生可從靜脈的掃描影像知道血液的流動方向,藉此診斷患者是否患上靜脈曲張。




參考資料: http://www.veinexpert.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女士小腸氣知多少 - 小腸氣




不少人誤以為男士才會患 小腸氣,但原來女士過分鍛煉腹肌,都有機會誘發小腸氣。有外科醫生近年接獲女士小腸氣求診個案增加,當中大部分均曾鍛煉瑜伽、普拉提、或勤做仰臥起坐等腹 肌鍛煉運動。專家警告,小腸氣嚴重可致腸缺血壞死,如運動後腹部突然有隆起物,且有疼痛徵狀,需及早求診,以免病情惡化。


外科專科醫生指出,先天腹壁缺陷或後 天外部壓力,都會令腹壁變得脆弱,增加小腸氣的風險。由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男性一生中有兩成七機會患小腸氣,而女性則有百分之三。他指,小腸氣徵狀為腹 部出現突出的腫塊,大部分可用手推回體內,沒有即時危險;如無法推回體內會導致小腸阻塞,嚴重會腸髒壞死需要切除,「條腸箍住六小時無血到,就會缺血壞 死。」


逾20歲女腹現腫塊劇痛

一名廿多歲女士,她平日勤於健身,持續一年有小腸氣問題,每次都用手自行將腫 塊推回體內,但一次運動後腹部劇痛,無法將腫塊推回體內,求診後即時安排手術,幸好腸髒未有壞死。此外,曾有卅五歲生了三胎,勤練普拉提收腹動作以收肚腩 的媽媽,及廿二歲時常做仰臥起坐、瑜伽及舉啞鈴的年輕女士,疑因腹肌鍛煉過度而患小腸氣。

做手術為唯一根治小腸氣的方法,但不少女士擔心有疤痕而不願做手術。本港近年 引入以內窺鏡單孔修補小腸氣手術,只需於肚臍上方開一個一點五釐米的切口,便可伸入內窺鏡、手術鉗及人工網,新設計的人工網有六成機會可在術後兩周融於體 內,減少病人不適。術後肚臍上方會有一個細小疤痕,比開三個小孔的舊一代手術更為美觀。





參考資料:http://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港首宗機械臂切甲狀腺 - 甲狀腺手術


甲狀腺腫脹若未能以藥物控制,便要考慮以外科手術切除。傳統微創手術難以摘除面積大的甲狀腺或腫瘤。有醫生近月進行全港首宗機械臂切除甲狀腺微創手術,成 功突破舊有手術障礙,在去年十月為一名患有「甲亢」的三十歲已婚女病人,摘除一個逾十厘米甲狀腺,術後四個傷口僅兩毫米至一點五厘米,較外科手術逾六厘米 傷口為小。

甲狀腺腫脹只是徵狀,主要成因有三,包括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賀爾蒙分泌過高(甲狀腺亢奮)或過低、患有毒性腫瘤或誤服減肥藥等。患者男女比例為一比九,一 半有遺傳病史,年齡集中於二十至五十歲。俗稱「大頸泡」的甲亢病徵有肚屙、心跳過快、經期紊亂,百分之五的患者更會眼睛突出。




藥物無效 考慮開刀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甲狀腺腫脹傳統可使用藥物治療,療程年半至兩年,但有皮膚敏感,影響白血球數目等後遺症,且會有五成機會於一年後復發,另亦可飲 用放射性碘質破壞甲狀腺,但首半年不能懷孕。若飲用藥物或放射性碘質無效,醫生會改為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摘除甲狀腺,患者手術後需每天服食藥物,以補充甲狀 腺素。


早年本港已採用傳統微創手術摘除甲狀腺,在腋下及兩邊乳暈等位置開刀,傷口細小。本港去年引入機械臂甲狀腺微創手術,採用仿真手腕,配以兩個鏡頭提供三維 立體影像,可將影像放大十倍,並從任何角度入針,破除舊式微創手術不能摘除面積逾五厘米甲狀腺的限制,但手術時間就較三小時微創手術長兩小時。


 
較傳統微創貴一倍
陳東飛表示,傳統微創手術使用的鉗子狀般儀器,僅能開合及有限度轉動,不適合用於面積太大的甲狀腺,否則容易大量出血,亦難用於甲狀腺癌等神經與腫瘤較複 雜的情況,傷口達六厘米以上。他續稱,患有甲亢、早期甲狀腺癌或大塊甲狀腺但良性的人士,都適合採用新手術。惟手術費用昂貴,較傳統微創手術貴一倍至十四 萬元,更較五萬元的普通外科手術,貴近兩倍。




新聞來源: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