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腋下開窿 割大頸泡不留痕

頸 部 突 然 腫 脹凸 起 , 一 般 人 稱 為 「 大 頸 泡 」 , 可 能 是 患 上 甲 狀 腺 腫 瘤 , 可 引 起 呼 吸 及 吞 嚥 困 難 , 有 病 者 因未 察 覺 腫 瘤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 若 不 加 理 會 , 有 機 會 演 變 成 癌 症 。 傳 統 甲 狀 腺 瘤 手 術 會 在 頸 部 留 下 有 如 蜈 蚣 狀 明 顯 疤 痕 , 近 年 引 入 本 港 的 微 創 手 術 , 只 須 於 乳 暈 或 腋 下 開 數 個 小 洞 , 直 接 通 向 頸 部 切 除 腫 瘤, 術 後 接 近 無 疤 痕 , 但 不 適 用 於 過 大 的 腫 瘤 。

外 科 專 科 醫 生 陳 東 飛 指 , 「 大 頸泡 」 只 是 籠 統 名 稱 , 當 中 大 多 數 也 屬 甲 狀 腺 瘤 , 暫 時 未 知 該 症 成 因 , 患 者 以 女 性 為 主 , 男 女 比 例 約 一 比 七 。 該 症 頗 為 常 見 , 幾 乎 每 星 期 也 有 一 至 兩 宗 個 案 。 大 部 分 個 案 的 腫 瘤 體 積 介 乎 一 至 二 厘 米 , 但 也 見 過 有 腫 瘤 大 至 十 多 厘 米 , 可 能 會 壓 迫 呼 吸 道 或 食 道 , 令 呼 吸 及 吞 嚥 困 難 ; 若 喉 嚨 周 邊 神 經 受 壓 , 則 會 導 致 聲 沙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甲 狀 腺 瘤 亦 有 機 會 轉 化 為 癌 症 , 但 不 常 見 , 若 腫 瘤 大 於 四 厘 米 , 一 般 均 建 議 切 除 ; 小 於 四 厘 米 的 則 建 議 抽 取 組 織 作 化 驗 。 部 分 患 者 未 必 能 察 覺 頸 部 有 腫 塊 , 曾 有 七 十 歲 老 翁 感 到 呼 吸 困 難 及 有 雜 聲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 檢 查 後 才 發 現 頸 部 長 有 一 個 逾 五 厘 米 的 甲 狀 腺 瘤 , 須 開 刀 切 除 。

陳 東 飛 表 示 , 傳 統 手 術 須 在 頸 部 開 刀 , 會 留 下 約 七 厘 米 的 蜈 蚣 狀 疤 痕 。 二 ○ ○ ○ 年 推 出 的 微 創 手 術 , 於 兩 邊 乳 暈 及 鎖 骨 下 開 啟 三 個 通 向 頸 部 的 小 洞 , 再 以 超 聲 刀 切 除 腫 瘤 , 但 鎖 骨 下 仍 會 留 下 三 至 四 厘 米 傷 痕 。 去 年 引 入 本 港 的 ABBA 微 創 手 術 , 改 為 於 腋 下 開 洞 , 傷 口 僅 有 五 至 十 二 毫 米 , 待 傷 口 一 至 兩 年 後 完 全 愈 合 , 可 近 乎 「 零 傷 痕 」 。 此 手 術 不 會 破 壞 乳 房 及 乳 腺 組 織 , 但 患 者 或 會 感 到 頸 至 胸 部 麻 痹 , 通 常 半 年 至 一 年 便 復 原 。 然 而 , 若 腫 瘤 大 於 五 厘 米 , 便 不 能 以 微 創 手 術 切 除 。

毋 須 遮 遮 掩 掩

廿 五 歲 的 程 小 姐 四 個 月 前 作 身 體 檢 查 時 , 發 現 右 邊 頸 部 長 有 四 個 甲 狀 腺 瘤 。 雖 然 化 驗 證 實 屬 良 性 , 但 始 終 擔 憂 會 轉 化 為 惡 性 , 故 接 受 ABBA 微 創 手 術 , 術 後 五 日 出 院 時 , 已 完 全 不 覺 有 疤 痕 。 她 指 若 非 有 微 創 手 術 , 未 必 會 切 除 腫 瘤 , 「 條 頸 留 咁 大 條 疤 , 冬 天 仲 話 可 以 用 頸 巾 遮 , 但 夏 天 衫 就 好 礙 眼 。 」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90204/new/new_a65cn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無創甲狀腺癌篩查 準確度高達九成九

頸部無故出現硬塊,難免令人憂慮,最擔心是患上甲狀腺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甲狀腺癌在2014年錄得795宗新症,當中648人為女士,在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五。為了有效識別高危的甲狀腺結節,香港早前引入了全球首個「甲狀腺超聲波電腦輔助偵測系統」(簡稱CAD),有助安全快捷地揪出早期甲狀腺癌,提升治愈機會。

甲狀腺屬內分泌器官,作用是控制新陳代謝、生長速率及調節身體機能。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透露,在香港每3個成年人,就有1個有甲狀腺結節問題,絕大部分是良性,只有約5至10%是惡性。「良性結節即俗稱的「大頸泡」,若體積不大,對身體無影響,只需定期觀察。但如果是惡性,即甲狀腺癌,會主張切除。早期患者透過手術和電療,逾九成可以治愈。」

傳統診斷有一定局限


要判斷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抑或惡性,主要是透過觸診及超聲波檢查,如有懷疑就需要抽組織化驗。抽針檢查是目前醫學界用來判斷甲狀腺癌的黃金標準,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可能刺不中,出現假陰性;即使刺中,也有約15%機會出現不確定性的結果。

「如果病理報告模稜兩可,病人會好困擾,有些會選擇再抽,也有病人因為太擔心寧願做手術切除。但假如最終證實是良性,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損害,代價是失去一半甲狀腺組織和會留低疤痕。」陳醫生說。

電腦輔助準確率99%

為提升診斷的準確度,由台灣引入的「甲狀腺超聲波電腦輔助偵測系統」,是全球首個及唯一一個獲美國FDA和歐盟CE核准,用於診斷甲狀腺結節的非侵入性檢查技術。使用時只需輸入甲狀腺超聲波影像,系統便會根據結節的形狀、大小、特徵,鈣化點、血流及血管分布情況等進行量化分析,快至幾分鐘,便可計算出腫瘤是良性或惡性的機會率,準確度高達99%。

陳醫生指電腦分析的好處是全面而客觀,精準度比人的肉眼清楚,出現假陰性的機會接近零!臨牀研究顯示,系統不只有助篩檢早期的癌細胞,更可減少60%良性結節的抽針檢查,從而降低檢查風險與醫療開支。

「系統只是作為輔助,不能完全取代抽針檢查。若分析結果顯示結節是惡性的機會佔多,仍需要進一步抽組織化驗,才能確診。」陳醫生補充說。

陳東飛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news/%E9%86%ABfor-effective-%E7%84%A1%E5%89%B5%E7%94%B2%E7%8B%80%E8%85%BA%E7%99%8C%E7%AF%A9%E6%9F%A5-%E6%BA%96%E7%A2%BA%E5%BA%A6%E9%AB%98%E9%81%94%E4%B9%9D%E6%88%90%E4%B9%9D/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開刀加電療醫瘢痕瘤復發率低

瘢痕瘤不單影響外觀,亦會引起痕癢、繃緊及痛楚,對病人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構成影響,有醫生從美國引入新治療方式、以電療技術配合傳統的切除手術,指新療法的治療率逾98%,復發率遠低於其他治療方式。

平均每100人中有3人有遺傳性瘢痕瘤體質,瘢痕瘤的形成是由於幫助傷口癒合的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令疤痕不斷向四周蔓延,超出原本受傷的範圍,形成蟹爪般的凸出疤痕,並且最常出現在胸部、背部、肩膀、上臂︴耳朵或下巴等皮膚張力較大的位置。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除手術所造成的傷口外,蚊叮蟲咬、暗瘡、抓傷及注射卡介苗等都有可能令有瘢痕瘤體質的人出現瘢痕瘤,建議市民如果知道自己有該體質,應避免為打扮而非必要地造成傷口、例如穿耳及脫墨。

患者過往可以透過手術將瘢痕瘤切除、注射類固醇或冷凍療法醫治瘢痕瘤,但三個治療方式的復發率分別有八成、五成及兩成,美國皮膚外科學會去年調查發現,以淺層電療配合切除手術可以將病人的瘢痕瘤復發率大幅降低至2%。

三十多歲的家庭主婦溫小姐去年8月亦曾使用新療法醫治瘢痕瘤,她指新療法的治療成果較預期好,瘢痕瘤的疤痕並不顯眼,只要抹些粉底就可以遮蔽,外出時可以選擇低胸衣服,令自己的自信心有所提升。

電療須連續做3天至4天

臨床腫瘤科醫生陳亮祖指,新療法採用淺層電療,有別於癌症治療、「電療只是集中在皮膚表面、深度只有1毫米至2毫米,輻射量和照肺部X光片差不多,所以好安全,副作用極少。」

他指新療法屬日間手術,醫生切除手術後24小時內首次為病人進行電療,每次過程只需約半小時,唯一不方便是電療要連續做3天至4天,病人需每日來回醫院。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keloid-radiotherapy-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