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按外觀大致分為4類,包括淺表性疤痕、肥厚性疤痕、蟹足腫及萎縮性疤痕。淺表性疤痕通常只傷及淺層真皮層,會隨時間淡化,較影響外觀的疤痕有以下3種:
1. 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
傷口範圍內疤痕增生,外觀呈暗紅色,或會隨時間自然縮小。
2. 蟹足腫(keloid scar)
疤痕紅、腫,凹凸不平,蔓延到旁邊正常皮膚組織,像螃蟹的腳往外伸長,不會隨時間自然縮小。蟹足腫或因遺傳所致,但確實原因未明。
小小暗瘡傷口也有可能形成蟹足腫,李曾慧平透露,有患者頸部左右兩側各生了一粒暗瘡,暗瘡傷口形成的蟹足腫不斷蔓延,將兩處疤痕連在一起。
3. 萎縮性疤痕(atrophic scar)
皮膚修復過程中,膠原蛋白遭受破壞,造成真皮層塌陷,常見於暗瘡或水痘痊癒後形成的疤痕。陳東飛表示,「褪疤貼對這類疤痕效用輕微,宜用激光或脂肪移植方法改善」。
資料來源: 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00707/s00005/1594060970788/%E5%B0%8F%E7%9F%A5%E8%AD%98-%E8%90%8E%E7%B8%AE%E6%80%A7%E7%96%A4%E7%97%95-%E8%A4%AA%E7%96%A4%E8%B2%BC%E6%95%88%E7%94%A8%E5%B0%8F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這是一個教育博客專注於香港外科手術, 手術包括割包皮, 子宮, 陰莖, 陰道, 乳房, 包皮, 癌症, 甲狀腺, 性病, 肛門, 痣, 尿道, 疣,乳頭, 痔瘡, 肺癌, 乳癌, 大腸, 肝癌, 小腸, 腫瘤, 尿道炎, 睪丸, 直腸癌, 小腸氣等等, 及一般息肉切除,復原過程, 麻醉過程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了解瘢瘤疙瘩 (蟹足腫)
你有無試過穿耳、抓傷皮膚、燒傷或者蚊叮蟲咬之後,皮膚出現肉芽狀的組織增生,而且又痕又痛?呢D肉芽就係「瘢瘤疙瘩」。
同一般疤痕唔同,瘢瘤疙瘩唔會隨時間減淡或變得平滑,反而會越生越多,範圍越來越大。醫學上治療瘢瘤的方法包括注射類固醇、使用類固醇貼布、冷凍治療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SRT)等。
冷凍治療係將治療針插入瘢瘤,注入液態氮,用超低溫凍死細胞,破壞瘢瘤內的深層組織;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的原理,係將瘢瘤切除之後,再配合射綫破壞皮膚纖維母細胞,這樣就可以抑制瘢瘤增生。
如果唔想皮膚出現瘢瘤,建議小心處理各類傷口,唔好因爲傷口比較細,就掉以輕心啊!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keloid-treatment-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同一般疤痕唔同,瘢瘤疙瘩唔會隨時間減淡或變得平滑,反而會越生越多,範圍越來越大。醫學上治療瘢瘤的方法包括注射類固醇、使用類固醇貼布、冷凍治療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SRT)等。
冷凍治療係將治療針插入瘢瘤,注入液態氮,用超低溫凍死細胞,破壞瘢瘤內的深層組織;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的原理,係將瘢瘤切除之後,再配合射綫破壞皮膚纖維母細胞,這樣就可以抑制瘢瘤增生。
如果唔想皮膚出現瘢瘤,建議小心處理各類傷口,唔好因爲傷口比較細,就掉以輕心啊!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keloid-treatment-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什麼是瘢瘤(瘢痕疙瘩或蟹足腫)?
有沒有試過穿耳後,耳珠長出紅腫的肉芽;又或者肩膀傷口出現如腫瘤般的組織增生,擴散至疤痕以外,引起痕癢及痛楚?以上的肉芽及腫瘤可稱為瘢瘤(Keloid),是由疤痕組織增生而成,無論是大小傷口,均有機會出現。由於瘢瘤會有礙外觀及引起身體不適,新一代的冷凍疤痕治療法(CryoShape),能有效縮小瘢痕瘤,透過針管注入液態氮,增生組織會很快被冷凍壞死及脫落,較以往疤痕治療方法優勝。
瘢瘤形成的原因
雖然醫學界仍然未能確實找出瘢瘤的成因,但遺傳及種族的因素亦會大大增加出現瘢瘤的機會。在遺傳方面,部分疤痕患者的近親亦同樣長有瘢瘤,有的更可能相隔數代出現。而在種族方面,非洲人最常患上瘢瘤,其次為亞洲人,白人則較少患有。
我有瘢痕嗎?
與前所述,無論是大小傷口,小如暗瘡、水痘、穿耳、抓傷、蚊叮蟲咬或注射卡介苗,大如創傷及燒傷等,均有機會出現瘢瘤,故此切忌因傷口較小,便掉以輕心。有別於疤痕,瘢瘤不會隨時間減淡及撫平,相反疤痕組織會在傷口上或傷口發炎後增生,有的更會延伸至疤痕以外範圍。
瘢瘤顏色多為粉紅、紅或紫色,呈拱形及凸出。一般情況下,受影響位置會出現痕癢、腫脹、繃緊,而部分較大體積的瘢瘤,除了影響外觀外,更會引起痛楚。
哪些位置較易出現瘢瘤?
瘢瘤較易在背部、胸部、耳珠及肩膀的傷口位置出現,醫學界研究估計此情況疑與該部位的成纖維細胞不受控有關;而下巴位置亦有機會出現疤痕增生。
參考資料: https://keloid.com.hk/scar.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