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港首宗機械臂切甲狀腺 - 甲狀腺手術


甲狀腺腫脹若未能以藥物控制,便要考慮以外科手術切除。傳統微創手術難以摘除面積大的甲狀腺或腫瘤。有醫生近月進行全港首宗機械臂切除甲狀腺微創手術,成 功突破舊有手術障礙,在去年十月為一名患有「甲亢」的三十歲已婚女病人,摘除一個逾十厘米甲狀腺,術後四個傷口僅兩毫米至一點五厘米,較外科手術逾六厘米 傷口為小。

甲狀腺腫脹只是徵狀,主要成因有三,包括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賀爾蒙分泌過高(甲狀腺亢奮)或過低、患有毒性腫瘤或誤服減肥藥等。患者男女比例為一比九,一 半有遺傳病史,年齡集中於二十至五十歲。俗稱「大頸泡」的甲亢病徵有肚屙、心跳過快、經期紊亂,百分之五的患者更會眼睛突出。




藥物無效 考慮開刀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甲狀腺腫脹傳統可使用藥物治療,療程年半至兩年,但有皮膚敏感,影響白血球數目等後遺症,且會有五成機會於一年後復發,另亦可飲 用放射性碘質破壞甲狀腺,但首半年不能懷孕。若飲用藥物或放射性碘質無效,醫生會改為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摘除甲狀腺,患者手術後需每天服食藥物,以補充甲狀 腺素。


早年本港已採用傳統微創手術摘除甲狀腺,在腋下及兩邊乳暈等位置開刀,傷口細小。本港去年引入機械臂甲狀腺微創手術,採用仿真手腕,配以兩個鏡頭提供三維 立體影像,可將影像放大十倍,並從任何角度入針,破除舊式微創手術不能摘除面積逾五厘米甲狀腺的限制,但手術時間就較三小時微創手術長兩小時。


 
較傳統微創貴一倍
陳東飛表示,傳統微創手術使用的鉗子狀般儀器,僅能開合及有限度轉動,不適合用於面積太大的甲狀腺,否則容易大量出血,亦難用於甲狀腺癌等神經與腫瘤較複 雜的情況,傷口達六厘米以上。他續稱,患有甲亢、早期甲狀腺癌或大塊甲狀腺但良性的人士,都適合採用新手術。惟手術費用昂貴,較傳統微創手術貴一倍至十四 萬元,更較五萬元的普通外科手術,貴近兩倍。




新聞來源: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什麼是疤痕增生((瘢瘤)? - 瘢瘤形成的原因

有沒有試過穿耳後,耳珠長出紅腫的肉芽;又或者肩膀傷口出現如腫瘤般的組織增生,擴散至疤痕以外,引起痕癢及痛楚?以上的肉芽及腫瘤可稱為瘢痕 (Keliod),是由疤痕組織增生而成,無論是大小傷口,均有機會出現。由於瘢瘤會有礙外觀及引起身體不適,新一代的冷凍疤痕治療法 (CryoShape),能有效縮小瘢痕瘤,透過針管注入液態氮,增生組織會很快被冷凍壞死及脫落,較以往疤痕治療方法優勝。

 

瘢瘤形成的原因

雖然醫學界仍然未能確實找出瘢瘤的成因,但遺傳及種族的因素亦會大大增加出現瘢瘤的機會。在遺傳方面,部分疤痕患者的近親亦同樣長有瘢瘤,有的更可能相隔數代出現。而在種族方面,非洲人最常患上瘢瘤,其次為亞洲人,白人則較少患有。

 

我有瘢痕嗎

與前所述,無論是大小傷口,小如暗瘡、水痘、穿耳、抓傷、蚊叮蟲咬或注射卡介苗,大如創傷及燒傷等,均有機會出現瘢瘤,故此切忌因傷口較小,便掉以輕心。有別於疤痕,瘢瘤不會隨時間減淡及撫平,相反疤痕組織會在傷口上或傷口發炎後增生,有的更會延伸至疤痕以外範圍。

瘢瘤顏色多為粉紅、紅或紫色,呈拱形及凸出。一般情況下,受影響位置會出現痕癢、腫脹、繃緊,而部分較大體積的瘢瘤,除了影響外觀外,更會引起痛楚。

 

哪些位置較易出現瘢痕?

瘢瘤較易在背部、胸部、耳珠及肩膀的傷口位置出現,醫學界研究估計此情況疑與該部位的成纖維細胞不受控有關;而下巴位置亦有機會出現疤痕增生。











參考資料http://www.keloid.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膽石-膽石成因, 膽石病徵






膽石成因

膽石是 生長在患者的膽囊或膽管的結晶體,大部份的膽石是由膽固醇組成;小部份則以鈣鹽組成。由於膽汁含有大量的膽固醇,當膽汁內的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會變成不能 溶解的結晶體,那就是膽石。一般情況下,女性生膽石的情況會比男性多。年老、肥胖、遺傳和西方的飲食習慣等也是導致膽石的成因。


膽石病徵
部份膽石會留在膽囊或膽管,不會有任何徵狀,而部分膽石會導致膽囊收縮並出現膽絞痛。有小數膽石會留在膽囊並侵蝕膽囊內壁和進人大小腸,有機會導致腸阻塞而出現絞痛。痛楚出現時一般會慢慢越來越痛,再慢慢好轉。

患者會在不同的位置出現痛楚,大部份情況下會出現於右上腹,有機會會延伸至右肩胛骨。有些患者會有想吐感,甚至噁吐。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腸癌與痔瘡-腸癌徵兆,痔瘡症狀


痔瘡患 者如果初期不重視,會引發便秘,肛裂,脫肛,肛門濕疹,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病症。另外,直腸癌與內痔的症狀相似,往往容易誤診,錯把直腸癌當作內痔治 療,其後果將不堪設想。在此提醒患者,如果你大便近期帶血,大便呈暗紅色及呈果醬般,直腸下段可觸及硬性腫物,應儘早作檢查。

痔瘡引起的相關症狀和疾病較多,如下消化道出血,缺鐵性貧血,直腸脫垂,直腸黏膜內脫垂,肛門潮濕,肛門瘙癢,肛門鬆弛,尿頻,少腹墜脹等。大腸癌與痔瘡的症狀極為類似,患者容易忽視。單純便血可能是痔瘡問題,然而當出現便血,同時伴隨原因不明的腹痛,消瘦,乏力,貧血等症狀,就要進一步檢查。

大腸癌一般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但目前不少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絕大多數為晚期患者,病程發展快,治療效果差,病人術後5年生存率不到30%。由於大腸癌初期很多症狀與痔瘡極為相似,大便帶血常被認為是痔瘡,從而使病情延誤。直腸癌患者中,約有60%以上曾被誤診為痔瘡,誤診時間少則3個月,多則1年。

大腸癌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改變。隨人們對精緻食品,動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取量的增多,加上生活節奏加快,飲食時間縮短,導致身體無法吸取足夠的纖維。
我們建議,平時應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適量運動,這樣能夠降低大腸癌的發病機率。
 
香港外科醫生陳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瘢瘤的治療 (二) - 治療瘢瘤方法

干擾素:

干擾素是免疫系統用於對抗病菌及病毒時製造的蛋白質。干擾素注射有效暫時縮小瘢瘤。使用imiquimod(咪喹莫特)的藥膏能刺激免疫系統製造更多干擾素。

服樂癌注射劑 (Fluorouracil):

服樂癌注射劑(Fluorouracil)屬於化療藥物的種,可以配合類固醇注射,用以治療瘢瘤。

放射治療:

部份醫生會使用放射治療來縮小瘢瘤的大小。

CryoShape: 

 


冷凍治療的原理很簡單。液態氮的溫度約為零下196℃,疤痕接觸到液態氮後會因急速的降溫,而使細胞結晶化,導致脫水,造成細胞的冷凍性壞死。最後,壞死的細胞會結痂脫落。






參考資料:http://www.cryoshape.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瘢瘤的治療 (一) - 治療瘢瘤方法

 

 

 

類固醇注射:

類固醇注射可以抑制纖維細胞增生,令瘢瘤縮小。但類固醇會刺激瘢瘤內的血管增生,令瘢瘤變得紅腫。濫用類固醇注射會令皮膚萎縮及凹陷。

切除手術:

手術切除瘢瘤有可能刺激瘢瘤再次生長,甚至形成一個比以前更大的瘢瘤。手術後配合加壓包紥有助減低瘢瘤重生的機會。

激光治療:

激光能軟化瘢瘤組織,減少紅腫。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數次激光治療才可達致理想效果。

矽膠貼:

常用於疤痕的矽膠貼對瘢瘤的治療效果不一。






參考資料:http://www.cryoshape.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疤痕 - 疤痕增生, 疤痕治療

疤痕增生如Keloid (肉芽)及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影響不少人的生活。它們不但影響外觀,亦會為患者帶來痛楚及痕癢。患者的生活質素會嚴重受疤痕增長症影響。由於肉芽及肥厚性疤痕的復發率高,現時大部份治療都無法為患者帶來滿意的效果。


疤痕治療

CryoShape(極低溫疤痕治療術) 提供另一種疤痕治療的選擇。據臨床經驗,CryoShape有效地治療疤痕增生,而且復發率較傳統低。

CryoShape(極低溫疤痕治療術) 的原理是用極低的溫度,配合專業用的極溫針,破壞疤痕組織來使細胞壞死。冷凍效果源於液態氮,可以為疤痕核心提供最低溫度達零下196°C。
疤痕增生治療時患處需要局部麻醉。整個治療需時大約15-30分鐘,視乎肉芽的大小而定。患者可以即日恢復日常工作。



 


疤痕治療風險

疤痕增生治療後患處可能會感到疼痛及傷口會有液體滲出,大部份患者,一般止痛藥已可控制痛楚,而傷口亦會於兩至三星期痊癒。

治療後肉芽會顯著地縮小,六個月後便會有較佳的效果,痛楚及痕癢會於治療後自然消失,肉芽的大小亦會隨之減小。

大部份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治療,但某些人可能需要多一次治療以根治肉芽。





參考資料:http://www.cryoshape.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