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膽石


膽石成因
膽石是生長在患者的膽囊或膽管的結晶體,大部份的膽石是由膽固醇組成;小部份則以鈣鹽組成。由於膽汁含有大量的膽固醇,當膽汁內的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會變成不能溶解的結晶體,那就是膽石。一般情況下,女性生膽石的情況會比男性多。年老、肥胖、遺傳和西方的飲食習慣等也是導致膽石的成因。


膽石病徵
部份膽石會留在膽囊或膽管,不會有任何徵狀,而部分膽石會導致膽囊收縮並出現膽絞痛。有小數膽石會留在膽囊並侵蝕膽囊內壁和進人大小腸,有機會導致腸阻塞而出現絞痛。痛楚出現時一般會慢慢越來越痛,再慢慢好轉。患者會在不同的位置出現痛楚,大部份情況下會出現於右上腹,有機會會延伸至右肩胛骨。有些患者會有想吐感,甚至噁吐。


膽石治療
如果患者的膽石沒有出現任何徵狀,一般是毋須治療的。如患者出現斷斷續續的痛楚,可以嘗試減少或戒掉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減少痛楚出現的頻率。如飲食未能控制痛楚,可以透過非手術方法或手術方法來治療
非手術方法:割膽石的非手術方法包括 “溶石術” 及 “碎石術” , 其併發症雖低,但翻發率高達百份之五十以上,並需要多次施行或長期服藥以避免其翻發,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並不廣泛,也因而使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因應而生。


膽石手術
患者可以透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來割膽石,此種手術不但傷痕美觀,疼痛輕微及恢復迅速。 這種治療方式已被全世界廣泛使用。近十幾年來,隨著腹腔鏡檢查儀器及技術不段的進步,使其在外科醫療領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使膽石的首選治療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事實上,大致上膽石手術後的併發症包括:膽汁泄漏,膽管阻塞,殘存總膽管結石,傷口感染,出血等, 機會率只有0-3%,大都可以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下康復。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www.genesis-surgery.com/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睪丸癌是甚麼?


睪丸癌與其他常見的男性癌症不同之處是睪丸癌患者大多是45歲以下的年青男性,它是香港較罕見的癌症。
睪丸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份,睪丸癌是指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


睪丸癌的成因
睪丸癌與其他常見的男性癌症不同之處是睪丸癌患者大多是45歲以下的年青男性,它是香港較罕見的癌症。


·      睪丸癌的成因至今依然未明,但高危因素包括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睪丸癌


·         曾有睪丸未降(隱睪)或睪丸異常發展的情況


睪丸癌的常見徵狀
睪丸癌患者的常見病徵及徵狀包括:
·         睪丸出現無痛的腫塊或睪丸肥大
·         陰囊感覺沉重
·         下腹或鼠蹊隱隱作痛
·         陰囊突然積聚液體
·         睪丸癌可能產生激素,令乳腺增大或疼痛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參考資料: www.hkmenshealth.com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微創去腺 粉頸不留痕

甲狀腺(thyroid)的體積其實很細小,但卻「身肩重任」--屬內分泌組織,直接影響身體各個器官 的新陳代謝,所以萬一甲狀腺出現毛病,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較常見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患者有可能出現眼球凸起、頸部變粗、甲狀腺腫脹、心 跳加快等症狀,部分病人更出現情緒問題

近年愈來愈多人患上甲狀腺腫脹、良性腺瘤等疾病,有醫學研究指,每5人就有1
患上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問題,而且較常見於女性。當腺瘤增生至一定程度,就需要接受
外科手術切除。

傳統方法是在頸部與鎖骨交匯的位置開刀,但會留下一道又深又長的疤
痕,有礙美觀。而微創手術的發明,大大減低因手術所造成的創傷,甲狀腺瘤切除也向
微創發展,最新的技術更只需在腋下及乳暈開小孔,令疤痕隱藏於無形。



微創去腺瘤粉頸不留痕

手術前

手術前頸部的甲狀腺明顯腫脹。

手術後
透過微創手術後,頸部腫脹消除,也沒有疤痕的煩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雞眼的成因






雞眼是由於反覆的磨擦和壓迫所造成的,形成境界鮮明、堅硬、黃色的增生角質丘疹或結節,大小通常為數毫米,好發於關節突出處,例如腳底足骨末端,以及小腳趾的外側、腳趾縫。雞眼就像是腳底黏著一個小石頭,只要壓迫到就十分疼痛,患者經常痛到無法正常走路。

雞眼的成因中,不合腳的鞋子最為常見,其他還包括穿著高根鞋,怪異的走路姿勢,解剖學上的骨骼排列異常或是先天畸型等。這些因素造成走路時身體重量集中在腳底的少數區域,反覆摩擦因此形成雞眼或是胼胝。

雞眼治療的目標是減輕疼痛的症狀,找出潛在的原因,避免穿太緊、太高根或是太尖頭的鞋子。臨床上常使用的治療方式為,使用有去角質作用的水楊酸藥膏或是藥水,配合削除一些增厚的角質層,通常都可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標。

另外還可以採用冷凍、電燒或是雷射治療。如果上述治療方式都失敗,最後才考慮手術切除。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潛在的原因沒有去除,切除後仍然有復發的可能性。

臨床上,雞眼常常和腳底的病毒疣(足疣)混淆,不僅患者搞不清楚,許多的醫生也分辨不清。足疣通常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的第一型、二型、四型以及五十七型所引起。我們將雞眼和足疣的鑑別診斷要點整理如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參考資料www.genesis-surgery.com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女士狂練腹肌易小腸氣





不少人誤以為男士才會患小腸氣,但原來女士過分鍛煉腹肌,都有機會誘發小腸氣。有外科醫生近年接獲女士小腸氣求診個案增加,當中大部分均曾鍛煉瑜伽、普拉提、或勤做仰臥起坐等腹肌鍛煉運動。專家警告,小腸氣嚴重可致腸缺血壞死,如運動後腹部突然有隆起物,且有疼痛徵狀,需及早求診,以免病情惡化。


外科專科醫生指出,先天腹壁缺陷或後天外部壓力,都會令腹壁變得脆弱,增加小腸氣的風險。由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男性一生中有兩成七機會患小腸氣,而女性則有百分之三。他指,小腸氣徵狀為腹部出現突出的腫塊,大部分可用手推回體內,沒有即時危險;如無法推回體內會導致小腸阻塞,嚴重會腸臟壞死需要切除,「條腸箍住六小時無血到,就會缺血壞死。」



逾20歲女腹現腫塊劇痛
一名廿多歲女士,她平日勤於健身,持續一年有小腸氣問題,每次都用手自行將腫塊推回體內,但一次運動後腹部劇痛,無法將腫塊推回體內,求診後即時安排手術,幸好腸臟未有壞死。此外,曾有卅五歲生了三胎,勤練普拉提收腹動作以收肚腩的媽媽,及廿二歲時常做仰臥起坐、瑜伽及舉啞鈴的年輕女士,疑因腹肌鍛煉過度而患小腸氣。

做手術為唯一根治小腸氣的方法,但不少女士擔心有疤痕而不願做手術。本港近年引入以內窺鏡單孔修補小腸氣手術,只需於肚臍上方開一個一點五厘米的切口,便可伸入內窺鏡、手術鉗及人工網,新設計的人工網有六成機會可在術後兩周融於體內,減少病人不適。術後肚臍上方會有一個細小疤痕,比開三個小孔的舊一代手術更為美觀。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 orientaldaily.on.cc/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港首宗機械臂切甲狀腺




甲狀腺腫脹若未能以藥物控制,便要考慮以外科手術切除。傳統微創手術難以摘除面積大的甲狀腺或腫瘤。有醫生近月進行全港首宗機械臂切除甲狀腺微創手術,成功突破舊有手術障礙,在去年十月為一名患有「甲亢」的三十歲已婚女病人,摘除一個逾十厘米甲狀腺,術後四個傷口僅兩毫米至一點五厘米,較外科手術逾六厘米傷口為小。

甲狀腺腫脹只是徵狀,主要成因有三,包括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賀爾蒙分泌過高(甲狀腺亢奮)或過低、患有毒性腫瘤或誤服減肥藥等。患者男女比例為一比九,一半有遺傳病史,年齡集中於二十至五十歲。俗稱「大頸泡」的甲亢病徵有肚屙、心跳過快、經期紊亂,百分之五的患者更會眼睛突出。




藥物無效 考慮開刀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甲狀腺腫脹傳統可使用藥物治療,療程年半至兩年,但有皮膚敏感,影響白血球數目等後遺症,且會有五成機會於一年後復發,另亦可飲用放射性碘質破壞甲狀腺,但首半年不能懷孕。若飲用藥物或放射性碘質無效,醫生會改為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摘除甲狀腺,患者手術後需每天服食藥物,以補充甲狀腺素。

早年本港已採用傳統微創手術摘除甲狀腺,在腋下及兩邊乳暈等位置開刀,傷口細小。本港去年引入機械臂甲狀腺微創手術,採用仿真手腕,配以兩個鏡頭提供三維立體影像,可將影像放大十倍,並從任何角度入針,破除舊式微創手術不能摘除面積逾五厘米甲狀腺的限制,但手術時間就較三小時微創手術長兩小時。


較傳統微創貴一倍
陳東飛表示,傳統微創手術使用的鉗子狀般儀器,僅能開合及有限度轉動,不適合用於面積太大的甲狀腺,否則容易大量出血,亦難用於甲狀腺癌等神經與腫瘤較複雜的情況,傷口達六厘米以上。他續稱,患有甲亢、早期甲狀腺癌或大塊甲狀腺但良性的人士,都適合採用新手術。惟手術費用昂貴,較傳統微創手術貴一倍至十四萬元,更較五萬元的普通外科手術,貴近兩倍。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新聞來源:orientaldaily.on.cc/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龜頭炎可預防嗎?






大部份情況下,龜頭炎是可透過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的。洗澡時可輕輕地翻開包皮,以清潔及抹干被包皮覆蓋的部位。

怎樣治療龜頭炎?
治療龜頭炎的方法是要針對發炎的原因,因此會因人而異。醫生會因應個別患者的病情、其對生活的影響及患者身體是否有其他疾病,而建議最恰當的治療方法。

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由細菌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龜頭炎。若龜頭炎是由於皮膚受化學物品刺激而引起,就要避免再接觸有關的化學物品。如有需要,醫生會使用藥物以減低患者的痕癢和痛楚。若龜頭炎經常復發,而患者的包皮又難以翻開清洗,那便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切割包皮手術。

怎樣自救?
如你有以上龜頭炎的征狀或存有疑慮,便應請教醫生。外科醫生會按照你的情況安排適當的檢查,並建議恰當的治療方法。

其實無論起因是什麼,每天徹底清洗陰莖,都有助減低龜頭炎引起的不適。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