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激光割包皮20分鐘完成




男性發現包皮過長,不少都以為進行手術,都需要冗長的開刀及康復時間,影響正常生活。有外科醫生指,使用激光進行割包皮手術,整個過程只需約一小時,更可減低手術後的痛楚,不出三四天便可返工返學。建議有計畫結婚的市民,可進行婚前檢查,因包皮過長,不單有機會影響婚姻性生活,更有可能令另一半的性器 官受細菌感染。

   
包皮過長影響性生活
外科醫生陳東飛指,男性包長若過長或過窄,雖不至影響生育,但有機會影響正常性生活;亦會滋生細菌,在進行性行為時,傳染到女性性器官內,有機會令她們因而受感染,出現如痕癢、發炎等病徵。病人陳先生就曾遇到此情況,與太太結婚七年,有正常的性生活,但太太的性器官不時出現痕癢,時好時壞。及後雙方均 進行檢查,才發現問題在陳生身上。
 
陳東飛指,細菌容易留在包皮上,經手術可減少對伴侶的影響,回復正常性生活。他續指,若選擇使用激光割包皮手術,接受局部麻醉後只需要二十分鐘便能完成,手術好處是利用激光切割,令傷口神經立即被切斷,減少流血及術後痛楚,而且使用人造膠布,一周內不用洗傷口並完會瘉合,術後三四天已行動自如。






參考資料: 星島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蜘蛛網狀靜脈 (蜘蛛紋)



















蜘蛛網狀靜脈(蜘蛛紋)?

蜘蛛網狀靜脈是指接近皮膚表面,大小約0.3-1.5mm的靜脈擴張。
靜脈可能呈紅、藍、紫或綠色,醫學上稱為毛細血管擴張症。蜘蛛紋會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份,最常見於面部及雙腿。通常蜘蛛紋會出現在較大的表層靜脈附近(稱為網狀靜脈)。


蜘蛛網狀靜脈可能是深層靜脈異常的徵兆。正因如此,治療蜘蛛網狀靜脈前應先處理任何潛在的問題。醫生通常會先為患者進行超聲波掃瞄。
大部份蜘蛛網狀靜脈是由靜脈高血壓引致,即某部份靜脈的血壓較高。


蜘蛛網狀靜脈的誘因
基因
懷孕
荷爾蒙
年齡
性別
少運動的生活方式
種族
創傷


蜘蛛網狀靜脈病徵
痛楚
痕癢
灼痛
刺痛
流血



網狀靜脈
蜘蛛網狀靜脈最常出現於大腿兩則。
在這位置出現的蜘蛛網狀靜脈一般由壓力引致。
除了治療受影響的血管,亦包括相關的網狀靜脈。






參考資料: www.veinexpert.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冷凍治療+類固醇+壓力衣 擊退頑治蟹足腫 (下)






Case 1:打耳洞打出事
30+歲的王小姐反起右耳尖背後,展示仍紅色一撻的皮膚患處說:「未治療前,這位置其實有粒尾指甲大小的疤痕增生,在右耳背凸起一粒瘡咁,硬硬紅紅的,間中會痕,通常吃辣後就最痕。」這皮膚問題,一切源於她 7 年前在耳尖位置打耳洞。「我之前左右耳的耳珠穿耳洞都沒事,直至打右耳尖這位置,開初第一年有戴耳環也沒事的,後來不想戴脫下了,隔年就發現個耳洞有點塞住咗,然後慢慢有硬硬哋的肉芽長出來填滿了個洞。」

眼見耳尖撻疤一年大過一年,曾多次求醫的她,過去都是給建議做手術切除,但因為次次醫生都話「不保證一定唔再生」而作罷,直至得悉有混合療法,她去年 7 月才敢放膽一試接受治療,論治療痛度,曾生育的她表示:「跟生仔十級痛比,局部麻醉做的冷凍治療連千分一咁痛也沒有,手術後我最多是覺得有點腫脹微痛,連一粒止痛藥都沒吃過。」不過,其傷口就滲血了近 1 周,待 1 個月後才結痂甩脫,後覆診再要跟進打了一支類固醇針,亦要配合佩戴壓力耳環,每日戴數小時戴了幾個月。「至今療程完成晒,患處顯得平坦得多,亦退紅了,自覺外觀正常多了。」

Case 2:由 3 粒暗瘡到大撻疤
初見 43 歲楊先生胸口咁大範圍的疤痕組織,我以為他受過大創傷,但原來一切都只是由 3 粒暗瘡開始。


「大約 10 年前,我鎖骨對下胸口位置生了 3 粒類似暗瘡的瘡仔,有紅有發炎,到埋口後就慢慢增生出紅色、凸起的疤痕組織,本是零零碎碎一點一點芝麻咁細的,但愈增生愈大撻就拼合成粒糖,甚至漸漸變到個光酥餅咁大,部分位置厚度更是有成份西多咁厚。」


睇見愈紅愈大撻又痕,知驚的他當然中西醫不停睇。「阿媽開頭仲話係咪熱毒,但睇中醫飲中藥一樣清唔到,睇西醫就多數都是給消炎藥和藥膏,都沒大作用。後來試過睇皮膚科打類固醇針,逐撻位置作皮上注射,打完是可以撫平返疤痕的,但功效維持得 1 個月,過後患處又會增厚返又痕過。」基於醫生意見多是「手術切除後可能增生速度更快」,他在無計可施下,近年都只能用忍字訣來面對。「問心,你話咩肉酸我都唔理啦,這撻疤對我最大的困擾是痕,尤其下午 4 時至 7 時這段時間,我很多時都覺得很痕,有時都痕到影響工作情緒。」


做冷氣工程的他,有時手腳都會整損,本身亦有戴耳環、右臂又曾紋身,這些位置傷口都無事,係胸口撻疤會咁大件事,原因無人知點解,但當前年 7 月他知悉有混合療法,完成療程至今患處終於有大改善。「我因為範圍大又分散,分了 3 次進行冷凍治療,之後再跟進 9 個月的類固醇針劑治療,至去年 7 月起至今,我都仍在穿壓力衣,除了沖涼我一日穿超過 23 小時,現在患處都已平了淡色了,最重要是不用手按已基本不會痕癢,只部分位置觸摸起來仍有痕感,相信再多穿一段時間壓力衣會再有進步。」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冷凍治療+類固醇+壓力衣 擊退頑治蟹足腫 (上)

蟹足腫,驟耳聽來不知其所指,實情這病稱很具象,因患者疤痕組織會似蟹足般伸展開去,才由此得名。這病出晒名難醫,即使手術切除,疤痕組織再生得更大嚿者大有人在。幸好,最近終於有新的混合療法,令復發率可降至低於 5% 蟹足腫(Keloid)一症,名堂多的是,正式學名叫瘢瘤,國內醫學文獻會寫成疤痕疙瘩,廣東人又多數會很「哩民」的稱之為肉芽,但總的而言,都是在指一種「有嘢突出來」、又紅紅腫腫的疤痕組織異常增生症狀。


單純切除 9成復發

外 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蟹足腫在身體任何位置都有可能發病,一般臨床以胸口、背部、膊頭及耳仔等部位為常發病位。此症病因未明,只知跟體質遺傳因素有關, 加上變數多的是,例如同樣在耳仔打耳洞,病人可能打耳珠無事,但給耳尖打耳洞後就有疤痕組織增生凸出一粒肉,所以病人很多時已求診過很多醫生,除了家庭醫 生、皮膚科,生在耳仔的也可能會睇耳鼻喉科,生在臉部的又會睇整形外科。「但建議的處理方法,通常也莫衷一是,例如部分會主張手術切除、做放射性治療,甚 至注射化療藥入疤痕組織等療法,而要數最多人聽過的建議,一定是唔好搞佢,因為怕愈搞可能愈大撻疤。」

對於此說,陳醫生強調如用不適當方法處理,的確有可能令疤痕組織擴散,特別是外科手術切除又沒配合輔助治療者,更有 8 9 成機會復發,且再生的疤痕組織多數會更大撻。「說實話,暫時醫學上仍沒有一個方法可以醫好晒此症,只是隨着研究推陳,綜合治療經驗發現進行混合治療的療效會最好,控病效果遠較單純用一種療法理想。」


冷凍原理古法新用

最新的混合療法取向,選取醫學上已應用近 30 年的冷凍治療,再輔助配合類固醇及壓力治療,整個療程較長以「年月計」,但觀察所見,依從性強的病例,經此三合一療法,復發率可降至低於 5% 以下,且論治療安全性,遠較前文提及的各種單一療法都高。
「醫學上運用液態氮作冷凍治療,早用於治療表面皮膚病變如疣,利用冷凍令患處細胞壞死後可甩脫。用在蟹足腫的冷凍治療,其實經過改良新用,因為此症問題不在皮膚表面,而是在真皮層。」

簡 單理解,皮膚分為表皮層(即角質化細胞),表皮層再深入就是真皮層,內有纖維細胞、骨膠原、骨膠蛋白、神經綫、毛囊等組織,蟹足腫的病源位置正正就是在真 皮層。「故論治療效果,經改良後可直接去到真皮層的冷凍治療,會有效過只在表皮層做切除。而蟹足腫的冷凍治療會是透過特別的針頭,穿過疤痕組織進入真皮層 來進行,期間針內運行的液態氮可令針外疤痕組織處於一個急速冷凍狀態,最低溫度可以去到零下 50 60 度,藉此低溫破壞患處組織,使之慢慢萎縮,大部分疤痕組織都有縮小 50% 80% 的效果。」

先 旨聲明,冷凍治療的目的是將疤痕組織的細胞冷凍至壞死,故治療就算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病人基本仍會感覺一定程度痛感。而治療後身體第一個反應是:腫,尤其 治療後當晚會最腫,患處可以腫到類似灼傷起水泡的狀態,傷口亦會流血水會痛,必須注意傷口護理清潔以防感染,這階段約維持 1 2 周,患處疤痕組織才會慢慢收縮。基於單純做冷凍治療,部分病人仍會復發,陳醫生指大部分個案都會建議配合輔助治療,包括注射 2 3 次類固醇針劑,以及患處若能配合再要做壓力治療(建議約 6 9 個月),有需要可尋求職業治療師協助度身訂造壓力衣,進一步減低疤痕組織再異常增生的機會。「壓力治療長短因人而異,理論上愈長效果會愈好,就是患處在耳仔,現亦有已經改良的壓力耳環可配合使用,臨床亦以依從性較強的病例,療效較理想。」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腋下開窿 割大頸泡不留痕

頸 部 突 然 腫 脹凸 起 , 一 般 人 稱 為 「 大 頸 泡 」 , 可 能 是 患 上 甲 狀 腺 腫 瘤 , 可 引 起 呼 吸 及 吞 嚥 困 難 , 有 病 者 因未 察 覺 腫 瘤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 若 不 加 理 會 , 有 機 會 演 變 成 癌 症 。 傳 統 甲 狀 腺 瘤 手 術 會 在 頸 部 留 下 有 如 蜈 蚣 狀 明 顯 疤 痕 , 近 年 引 入 本 港 的 微 創 手 術 , 只 須 於 乳 暈 或 腋 下 開 數 個 小 洞 , 直 接 通 向 頸 部 切 除 腫 瘤, 術 後 接 近 無 疤 痕 , 但 不 適 用 於 過 大 的 腫 瘤 。

外 科 專 科 醫 生 陳 東 飛 指 , 「 大 頸泡 」 只 是 籠 統 名 稱 , 當 中 大 多 數 也 屬 甲 狀 腺 瘤 , 暫 時 未 知 該 症 成 因 , 患 者 以 女 性 為 主 , 男 女 比 例 約 一 比 七 。 該 症 頗 為 常 見 , 幾 乎 每 星 期 也 有 一 至 兩 宗 個 案 。 大 部 分 個 案 的 腫 瘤 體 積 介 乎 一 至 二 厘 米 , 但 也 見 過 有 腫 瘤 大 至 十 多 厘 米 , 可 能 會 壓 迫 呼 吸 道 或 食 道 , 令 呼 吸 及 吞 嚥 困 難 ; 若 喉 嚨 周 邊 神 經 受 壓 , 則 會 導 致 聲 沙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甲 狀 腺 瘤 亦 有 機 會 轉 化 為 癌 症 , 但 不 常 見 , 若 腫 瘤 大 於 四 厘 米 , 一 般 均 建 議 切 除 ; 小 於 四 厘 米 的 則 建 議 抽 取 組 織 作 化 驗 。 部 分 患 者 未 必 能 察 覺 頸 部 有 腫 塊 , 曾 有 七 十 歲 老 翁 感 到 呼 吸 困 難 及 有 雜 聲 , 誤 以 為 患 哮 喘 , 檢 查 後 才 發 現 頸 部 長 有 一 個 逾 五 厘 米 的 甲 狀 腺 瘤 , 須 開 刀 切 除 。

陳 東 飛 表 示 , 傳 統 手 術 須 在 頸 部 開 刀 , 會 留 下 約 七 厘 米 的 蜈 蚣 狀 疤 痕 。 二 ○ ○ ○ 年 推 出 的 微 創 手 術 , 於 兩 邊 乳 暈 及 鎖 骨 下 開 啟 三 個 通 向 頸 部 的 小 洞 , 再 以 超 聲 刀 切 除 腫 瘤 , 但 鎖 骨 下 仍 會 留 下 三 至 四 厘 米 傷 痕 。 去 年 引 入 本 港 的 ABBA 微 創 手 術 , 改 為 於 腋 下 開 洞 , 傷 口 僅 有 五 至 十 二 毫 米 , 待 傷 口 一 至 兩 年 後 完 全 愈 合 , 可 近 乎 「 零 傷 痕 」 。 此 手 術 不 會 破 壞 乳 房 及 乳 腺 組 織 , 但 患 者 或 會 感 到 頸 至 胸 部 麻 痹 , 通 常 半 年 至 一 年 便 復 原 。 然 而 , 若 腫 瘤 大 於 五 厘 米 , 便 不 能 以 微 創 手 術 切 除 。

毋 須 遮 遮 掩 掩

廿 五 歲 的 程 小 姐 四 個 月 前 作 身 體 檢 查 時 , 發 現 右 邊 頸 部 長 有 四 個 甲 狀 腺 瘤 。 雖 然 化 驗 證 實 屬 良 性 , 但 始 終 擔 憂 會 轉 化 為 惡 性 , 故 接 受 ABBA 微 創 手 術 , 術 後 五 日 出 院 時 , 已 完 全 不 覺 有 疤 痕 。 她 指 若 非 有 微 創 手 術 , 未 必 會 切 除 腫 瘤 , 「 條 頸 留 咁 大 條 疤 , 冬 天 仲 話 可 以 用 頸 巾 遮 , 但 夏 天 衫 就 好 礙 眼 。 」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90204/new/new_a65cn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屬良性腫瘤 或影響吞咽 無創消融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在香港十分常見,大部分屬於良性腫瘤。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兩旁,腫瘤可能會壓著食道或氣管,影響患者發聲、吞咽或呼吸,嚴重可致窒息。傳統 治療良性結節的手術都會於手術處留有疤痕,需留院數天;但今年引入的無創射頻消融術,不但傷口幾乎看不見,住院時間亦較短、手術費較便宜。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的內分泌器官。而甲狀腺結節是該部分組織細胞突然產生腫瘤或癌細胞等小腫塊,發病率非常高。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本港有約五成成年人有甲狀腺結節良性腫瘤,女性患者較多,每三個女患者才有一個男患者。

陳東飛指,若腫瘤太小,一般人不會察覺患有腫瘤;但若感到有硬塊壓迫著食道或氣管,或外觀上有突起物,便應求診及照超聲波檢查,然後需抽取組織化 驗,判斷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他說,有約三分二甲狀腺結節患者屬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只屬少數;更強調只要化驗後肯定腫瘤是良性,便可進行甲狀腺結節手術。

現時,治療良性結節的手術有傳統切除及內窺鏡切除手術。傳統切除術需全身麻醉,不但會留有疤痕,亦因要切除部分甲狀腺,有機會使聲線轉變或造成吞咽問題;而內窺鏡切除術雖於腋下及兩邊乳暈進行微創手術,但仍會留有1至3厘米的傷口。

陳東飛表示,今年4月首次於本港應用無創甲狀腺腫瘤消融技術,利用微針震動的摩擦力產生高溫,使腫瘤細胞壞死收縮,使腫瘤體積於六個月內縮少85%,並不用切除任何的甲狀腺組織。消融技術的手術費約4.5萬元,比傳統手術便宜約四成半,術後只有約1毫米疤痕,毋須住院。

不過,他指手術存有風險,「施行手術的醫生必須非常熟悉組織結構,否則會因微針太熱而傷到附近組織,出現內出血或使喉返神經受傷。」

兩年前,李小姐(圓圖)發現頸部左邊近氣管位置有硬物突起,拖了年半,發覺硬物變大約直徑1厘米,才到醫生檢查,確診有甲狀腺結節良性腫瘤。但因 曾進行換腎手術,免疫力低而不適合進行有感染風險的傳統切除手術。最終選擇無創消融術,腫瘤體積由原本的約9mL降指現時的約1mL。醫生建議,術後患者 仍需複診至少半年,以便檢查腫瘤的變化。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頸腫「結節」免開刀 加熱「焗死」病灶



 陳東飛指,整個過程只需短短數分鐘,壞死組織會被機體吸收。 陳廣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若你的頸部無緣無故出現不尋常的局部腫脹,就有可能患上甲狀腺結節。以往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方法只有開刀或以微創內窺鏡切除甲狀腺,但最近有外科專科醫生引入射頻消融技術,透過高溫加熱令該病灶組織局部壞死,保留患者的甲狀腺。

甲 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病,全港約有一半人口患有甲狀腺結節,但絕大部分患者的結節體積較小,無法看到或觸摸到,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不過,亦有部分患者的 結節會出現腫大,若壓迫喉嚨、氣管或食道,分別會造成聲音沙啞、呼吸不順和吞嚥困難,影響日常生活。亦有少數患者的結節可能為惡性,即甲狀腺癌。

現 時,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方式一般為傳統切除手術及微創內窺鏡或機械臂切除手術。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以上的治療方式,無可避免要切除甲狀腺,而且即使是微 創手術,都會有一個約1厘米至3厘米的小傷口。陳東飛表示,他在今年年初引入了射頻甲狀腺技術,可治療結節之餘,又可保留患者的甲狀腺。

陳 東飛解釋,有關手術是醫生先於甲狀腺結節位置進行局部麻醉,將射頻細針穿刺入病灶內,透過高溫加熱令該病灶組織局部壞死,整個過程只需數分鐘,壞死組織會 被機體吸收。相比傳統治療方式,大大減低了風險之外,傷口亦只有1毫米至2毫米。他指出,至今有3名病人曾接受有關治療,患者的腫瘤普遍都在一個月後縮細 近半。但國外曾有病人接受手術時,因射頻過熱而令甲狀附近皮下組織出血。



 
 
 
參考資料: paper.wenweip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電療治瘢痕瘤 復發機會大減免留疤


愛美的女士最怕有疤痕,原來患有俗稱蟹足腫的瘢痕瘤或瘢痕疙瘩的人十分普遍,每100個人便有3人具遺傳性瘢痕瘤體質,他們小至蚊叮蟲咬、暗瘡、穿耳或注射卡介苗,大至手術後的傷口,均有機會形成疤痕狀的瘢痕瘤;不盡早處理,疤痕會愈來愈大。超過70%病人單靠手術仍會復發,醫學界十幾年前引入電療治療瘢痕瘤,病人在切除疤痕手術後的24小時內進行電療,可大大減低復發機會至少於百分之二。

現年30多歲的家庭主婦Katie,有遺傳性瘢痕瘤體質,約在15、16歲時發現胸口位置長出如暗瘡般大小的瘢痕瘤,十多年來疤痕更增生至手指尾大小。她表示,該疤痕「會痕、會痛」,亦影響她的自信心,夏天不敢穿泳衣和低胸衫。她試過局部注射類固醇及接受冷凍治療期望改善疤痕,但結果疤痕先後復發。直至去年8月底透過手術切除,並配合4次的淺層X射線治療,經過4個月的覆診跟進,現時沒有復發迹象。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解釋,指瘢痕瘤的形成是由於幫助傷口癒合的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令疤痕蔓延超出原本受傷範圍,形成蟹爪般的凸出疤痕,常見於胸部、背部、肩膀、上臂、耳朵或下巴等皮膚張力大的位置,影響病人外觀之餘,亦會痕癢、繃緊及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

他指出,美國皮膚外科學會(ASDS)去年10月宣布,以手術配合SRT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較傳統單以手術切除,治癒率可高達98%或以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有別於癌症治療,疤痕治療採用的電療屬淺層X射線治療,利用表層放射治療機,發出低劑量放射線,破壞並減低疤痕細胞的增生能力,減少復發,「電療只集中在皮膚表面,深度只有1至2毫米,輻射量與照肺部X光片相若,致癌機會低。」

病人術後24小時內接受電療,每日一次,連續做3至4日,每次過程約2分鐘,毋須住院。做完初期有類似曬傷症狀,皮膚顏色變深,但隨時間會慢慢變淡,原有疤痕位置的膚色或會愈變愈淺。





參考資料:http://genesis-surgery.com/keloid-radiotherap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微創切除神經可治手腳多汗



實習記者吉澤宇報道:流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無故大量出汗,卻會引起很多社交上的尷尬問題。對於一些普通止汗劑都解決不了的多汗症,可透過新的微創手術解決。


根據統計,現時本港每一百名人士中,有一至四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多汗症問題。香港精研微創外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現時已經有了解決手汗、腳汗的微創治療的新方案,汗腺的分泌是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當中影響出汗多少的因素,除包括高溫外,還包括當事人的情緒、活動狀態及神經緊張程度等。


陳東飛表示,手汗的治療可分為手術及非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患者多會先接受非手術性的治療,包括使用局部乾燥劑或在患處注入肉毒桿菌素等,不過這種效果只是暫時性。至於治療手汗的手術,常見的是「胸腔交感神經切除術」,胸交神經位於頸椎旁邊,其一作用為控制上肢排汗,手術利用內視鏡經胸部小孔切口進入胸腔,切除胸部的交感神經,將胸部交感神經第二至五節夾住,手術需全身麻醉進行,適用於最嚴重的手汗患者,亦可治療腋臭,手術費大概是五萬至六萬。至於處理腳汗問題可分為兩種:第一,同時伴有手汗問題人士先考慮接受胸腔交感神經切除術,如無改善或出現補償性出汗問題,可考慮接受窺鏡腰交感神經切除術;第二,單一腳出汗問題可直接接受內鏡腰交感神經切除術。


交感神經切除手術治療手汗後,「補償性多汗」是身體的代償反應,指身體將本應手部排出的汗水經其他位置的汗腺排出,導致該部位出現多汗問題。若多汗問題在腋下,可能還有機會補救,因為手汗是第二對交感神經,腋下是第三對交感神經,手術時可一併燒灼。若出汗問題在背部及大腿或足部,則過往並無辦法處理:交感神經一經切除,便不可能重新駁回。足部的交感神經來自腰部第三及第四節交感神經,治療腳汗手術是通過手術將該兩節交感神經結切除,手術費約六萬至七萬元。





參考資料: 大公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內窺鏡手術治多汗



一般人在炎熱或心情緊張時會冒汗,但有些人即使在正常狀態下亦會不斷冒汗,稱為「多汗症」。現時有1%至4%人患多汗症,有患者受腳汗困擾,不能穿涼鞋,一日需更換3至4次襪,買鞋前更需先在家洗腳,否則濕覑腳試鞋造成尷尬。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多汗症沒有健康危險,若覺困擾,可用止汗劑或手術等方法治療。


多汗沒有健康危險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流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當身體產生大量熱能時,例如劇烈運動後,體溫上升,身體會透過流汗把熱量從皮膚散發出,讓體溫下降回復正常,情緒及神經緊張程度亦會影響流汗量。流汗量沒有「正常」標準,若認為多汗影響生活,便應求診。

陳東飛說,現時有1%至4%人患多汗症,東南亞地區較普遍,多汗症患者中逾九成是過多手汗,當中有約半同時有多腳汗及腋下多汗,另一成患者只有單純的多腳汗及腋下多汗。多汗症的成因是調節汗水分泌的交感神經線過於敏感。

陳東飛續說,多汗症患者可先接受非手術性的治療,包括局部乾燥劑或肉毒桿菌素等。若仍受多汗困擾,有多手汗者可考慮胸腔交感神經切除術,但約半患者接受手術後雖手汗有改善,但會出現補償性出汗問題,當中大多是較多腳汗,故可接受內窺鏡腰交感神經切除術,另外單純多腳汗者則可直接接受這項手術。

以內窺鏡腰交感神經切除術治多腳汗在歐美較普及,近期才引入本港,價格6至7萬,需時約2.5小時,需全身麻醉。陳東飛表示,手術會把夾置於腰部的第三及第四節交感神經結,以中止神經信號傳送,男士有射精異常的風險,但此風險極低且全球未有案例。





參考資料: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