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種類多
治療瘢痕瘤的方法有多種,包括:
除疤貼及除疤膏:這些可能在早期的瘢痕瘤、手術後預防創傷有幫助,但一旦形成大型的瘢痕瘤時,除疤貼和除疤膏也難以控制。
注射類固醇:這方法或會混合化療藥,目的是遏抑不受控制的細胞增生。此法對早期瘢痕瘤或有效,但部分病人會翻發,而且過程中頗痛楚。
手術切除:瘢痕瘤形成原因是皮膚創傷,單純以手術切除其實會形成另一個新的手術創傷,若傷口不施以預防措施便容易翻發。當再翻發,傷口可比以前更大。
冷凍治療:近幾年引入,以液態氮低溫原理破壞疤痕增生細胞組織,使疤痕慢慢萎縮,對部分病人有一定程度改善。
陳東飛醫生說:「其實治療有時候需多管齊下才有效,單一方法未必奏效。而瘢痕瘤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使用方法愈簡單,改善更明顯。」
術後24小時內進行電療
放射治療(即電療)傳統用作治療癌症,它用來治療疤痕及部分良性皮膚病已歷史悠久。陳東飛醫生引述去年10月美國皮膚外科學會發表數據,以104名瘢痕瘤病人作對象,以手術配合SRT淺層電療(Superficial
Radiotherapy),並跟進病人3年,發現比傳統僅用手術切除,治癒率高達98%。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治療瘢痕瘤在手術切除後24小時內,開始進行電療,大大減低翻發機會。「藉着淺層X光綫,只對付表皮細胞,劑量不會穿透得好深約2cm、3cm,電療過程約2分鐘,病人不感到痛楚,共進行3至4次,視乎每次劑量。治療癌症是使用直綫加速器,X光綫深度大得多。」
很多人關注的電療治瘢痕瘤有否後遺症?陳亮祖醫生說:「副作用不大,但留意電療後皮膚顏色或會有少許轉變,變深或變紅,但隨住時間會散去。此外,小部分病人對電療敏感,過一段時間後皮膚顏色變淡。電療始終帶有輻射,理論上有致癌風險,據統計約有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機會。相對來說,這方法是安全無痛的治療。」
參考資料: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993464/%E6%89%8B%E8%A1%93-%E6%B7%BA%E5%B1%A4%E9%9B%BB%E7%99%82%20%E6%B2%BB%E7%99%82%E6%A3%98%E6%89%8B%E7%98%A2%E7%97%95%E7%98%A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這是一個教育博客專注於香港外科手術, 手術包括割包皮, 子宮, 陰莖, 陰道, 乳房, 包皮, 癌症, 甲狀腺, 性病, 肛門, 痣, 尿道, 疣,乳頭, 痔瘡, 肺癌, 乳癌, 大腸, 肝癌, 小腸, 腫瘤, 尿道炎, 睪丸, 直腸癌, 小腸氣等等, 及一般息肉切除,復原過程, 麻醉過程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手術+淺層電療 治療棘手瘢痕瘤 (上)
瘢痕瘤(Keloid)即平常俗稱的蟹足腫,這些像蟹爪般凸出的皮膚疤痕,除影響外觀,部分患者更會感到痕癢、繃緊及痛楚。
注射類固醇、手術切除、冷凍都是瘢痕瘤的慣常療法。美國皮膚外科學會去年一項數據指出,以手術配合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治癒率高達98%。
家庭主婦Katie,一直被心口上的瘢痕瘤困擾。「我十多歲時開始,發現心口上開始有一細點如暗瘡的東西,隨時間過去,愈變愈大如手指尾般長,也會痕會痛。」這十多年來,她尋求過不同方法清除它,包括打類固醇針、冷凍治療,最後都復發,瘢痕瘤的體積也回復舊觀。
療程中她吃過不少苦頭:「打類固醇好痛,因每次是在瘢痕瘤上連續打三、四針的,痛到流眼淚,打了三、四次後痛到不想再打了。接受過一次冷凍治療,也是用針打入去,不久瘢痕瘤又回復原狀。」
因那道瘢痕瘤,她不會穿低胸裝、泳衣,有時上班時突然覺得痕癢,也甚感尷尬:「也有少少打擊自信心。」
去年8月尾她接受手術加淺層電療療法,Katie表示,比預期效果更好。「瘢痕瘤原先位置雖仍有輕微凸起,我搽少少粉底已可遮蓋九成,家人中妹妹都有此情況,在背部有一個5元硬幣大小的瘢痕瘤,她也考慮進行手術加淺層電療。」
多見皮膚張力大位置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出,瘢痕瘤頗常見,醫學上統計3%人士有此問題,會生長在不同位置包括胸部、背部、肩膊、上臂、耳朵、下巴等皮膚張力較大的位置。生長部位可不只一處,生長期可長達十幾年。
「稱它為瘤,是因為它的形態有點像腫瘤,一旦形成,會有不斷增生自我膨脹擴張的趨勢,難以控制。」醫學上它是纖維性的增生現象,都是因為皮膚受傷後誘發,一般人有傷口,身體會自動修復,但瘢痕瘤患者在修復過程中不受控制,就算皮膚癒合了仍不斷增生,分泌大量蛋白膠原,使疤痕擴大加厚,外觀造成重大影響,患者並會有痕癢、痛感。
例如耳朵的瘢痕瘤多數因穿耳後形成,若本身有疤痕體質,有機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疤痕。「直至今日,這是在醫學上仍屬難以治療及控制的疾病。在我們的經驗,遺傳的因素很重要。」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續
參考資料: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993464/%E6%89%8B%E8%A1%93-%E6%B7%BA%E5%B1%A4%E9%9B%BB%E7%99%82%20%E6%B2%BB%E7%99%82%E6%A3%98%E6%89%8B%E7%98%A2%E7%97%95%E7%98%A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注射類固醇、手術切除、冷凍都是瘢痕瘤的慣常療法。美國皮膚外科學會去年一項數據指出,以手術配合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治癒率高達98%。
家庭主婦Katie,一直被心口上的瘢痕瘤困擾。「我十多歲時開始,發現心口上開始有一細點如暗瘡的東西,隨時間過去,愈變愈大如手指尾般長,也會痕會痛。」這十多年來,她尋求過不同方法清除它,包括打類固醇針、冷凍治療,最後都復發,瘢痕瘤的體積也回復舊觀。
療程中她吃過不少苦頭:「打類固醇好痛,因每次是在瘢痕瘤上連續打三、四針的,痛到流眼淚,打了三、四次後痛到不想再打了。接受過一次冷凍治療,也是用針打入去,不久瘢痕瘤又回復原狀。」
因那道瘢痕瘤,她不會穿低胸裝、泳衣,有時上班時突然覺得痕癢,也甚感尷尬:「也有少少打擊自信心。」
去年8月尾她接受手術加淺層電療療法,Katie表示,比預期效果更好。「瘢痕瘤原先位置雖仍有輕微凸起,我搽少少粉底已可遮蓋九成,家人中妹妹都有此情況,在背部有一個5元硬幣大小的瘢痕瘤,她也考慮進行手術加淺層電療。」
多見皮膚張力大位置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出,瘢痕瘤頗常見,醫學上統計3%人士有此問題,會生長在不同位置包括胸部、背部、肩膊、上臂、耳朵、下巴等皮膚張力較大的位置。生長部位可不只一處,生長期可長達十幾年。
「稱它為瘤,是因為它的形態有點像腫瘤,一旦形成,會有不斷增生自我膨脹擴張的趨勢,難以控制。」醫學上它是纖維性的增生現象,都是因為皮膚受傷後誘發,一般人有傷口,身體會自動修復,但瘢痕瘤患者在修復過程中不受控制,就算皮膚癒合了仍不斷增生,分泌大量蛋白膠原,使疤痕擴大加厚,外觀造成重大影響,患者並會有痕癢、痛感。
例如耳朵的瘢痕瘤多數因穿耳後形成,若本身有疤痕體質,有機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疤痕。「直至今日,這是在醫學上仍屬難以治療及控制的疾病。在我們的經驗,遺傳的因素很重要。」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續
參考資料: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993464/%E6%89%8B%E8%A1%93-%E6%B7%BA%E5%B1%A4%E9%9B%BB%E7%99%82%20%E6%B2%BB%E7%99%82%E6%A3%98%E6%89%8B%E7%98%A2%E7%97%95%E7%98%A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新系統助診斷甲狀腺結節
及早發現甲狀腺癌,可提升治愈機會。本港於去年底引入「甲狀腺超聲波電腦輔助偵測系統」(CAD),用於診斷甲狀腺結節,能更准確便捷地判別結節的特性。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稱,過往判斷甲狀腺結節,一般先透過觸診及超聲波檢查,若有需要則再抽組織化驗,但抽組織屬入侵性檢查,而新系統有助篩檢早期癌細胞,檢查腫瘤精准度方面,如系統判斷為良性,可減少60%良性腫瘤的刺穿檢查。
參考資料:
https://www.am730.com.hk/news/%E5%81%A5%E5%BA%B7/%E6%96%B0%E7%B3%BB%E7%B5%B1%E5%8A%A9%E8%A8%BA%E6%96%B7%E7%94%B2%E7%8B%80%E8%85%BA%E7%B5%90%E7%AF%80-12436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www.am730.com.hk/news/%E5%81%A5%E5%BA%B7/%E6%96%B0%E7%B3%BB%E7%B5%B1%E5%8A%A9%E8%A8%BA%E6%96%B7%E7%94%B2%E7%8B%80%E8%85%BA%E7%B5%90%E7%AF%80-12436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電療蟹足腫治愈率98% 配合切除手術 防疤痕增生
愛美的女士最怕有疤痕,但原來患有俗稱蟹足腫的瘢痕瘤或瘢痕疙瘩的人大分普遍,每一百個人便有三人具六遺傳性瘢痕瘤體質,他們小至蚊叮蟲咬、暗瘡、穿耳或注射卡介苗,大至手術後的傷口,均有機會形成疤痕狀的瘢痕瘤;
愈不盡早處理,疤痕便會愈來愈大。超過七成病人單靠手術仍會復發,醫學界十幾年前引入電療治療瘢痕瘤,病人在切除疤痕手術後的廿四小時內進行電療,可大大減低復發機會至少於百分之二。
現年三十多歲的家庭主婦Kaite,有遺傳性瘢痕瘤體質,約在十五、六歲發現胸口位置長出如暗瘡般大小的瘢痕瘤,十多年來疤痕更增生至手指尾大小。她表示,該疤痕–畔「會痕、會痛」,亦影響好的自信心,夏天不敢穿泳衣和低胸衫。她試過局部注射類固醇及接受冷凍治療期望改善疤痕,但結果疤痕先後復發。直至去年八月底透過手術切除,並配合四次的淺層X射線治療,經過四個月的覆診跟進,現時沒有復發迹象。
常見胸背肩臂耳下巴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解釋,指瘢痕瘤的形成是由於幫助傷口愈合的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令疤痕蔓延超出原本受傷範圍,形成蟹足般的凸出疤痕,常見於胸部、背部、肩膀、上臂、耳朵或下巴等皮膚張力大的位置,影響病人外觀之餘,亦會痕癢、繃緊及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
他指出,美國皮膚外科學會(ASDS) 去年十月正式宣布,以手術配合SRT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較傳統單以手術切除,治愈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八或以上。
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有別於癌症治療,疤痕治療採用的電療屬淺層X射線治療,利用表層放射治療機,發出低劑量放射線,破壞並且減低疤痕細胞的增生能力,減少復發,「電療只集中在皮膚表面,深度只有一至兩毫米,輻射量與照肺部X光片相若,致癌機會低。」
4日療程 毋須住院
病人術後廿四小時內接受電療,每日一次,連續做三至四日,每次過程約兩分鐘,毋須住院。做完初期有類似曬傷徵狀,皮膚顏色變深,但隨時間會慢慢變淡,原有疤痕位置的膚色或會愈變愈淺。
參考資料: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現年三十多歲的家庭主婦Kaite,有遺傳性瘢痕瘤體質,約在十五、六歲發現胸口位置長出如暗瘡般大小的瘢痕瘤,十多年來疤痕更增生至手指尾大小。她表示,該疤痕–畔「會痕、會痛」,亦影響好的自信心,夏天不敢穿泳衣和低胸衫。她試過局部注射類固醇及接受冷凍治療期望改善疤痕,但結果疤痕先後復發。直至去年八月底透過手術切除,並配合四次的淺層X射線治療,經過四個月的覆診跟進,現時沒有復發迹象。
常見胸背肩臂耳下巴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解釋,指瘢痕瘤的形成是由於幫助傷口愈合的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令疤痕蔓延超出原本受傷範圍,形成蟹足般的凸出疤痕,常見於胸部、背部、肩膀、上臂、耳朵或下巴等皮膚張力大的位置,影響病人外觀之餘,亦會痕癢、繃緊及痛,影響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
他指出,美國皮膚外科學會(ASDS) 去年十月正式宣布,以手術配合SRT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較傳統單以手術切除,治愈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八或以上。
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有別於癌症治療,疤痕治療採用的電療屬淺層X射線治療,利用表層放射治療機,發出低劑量放射線,破壞並且減低疤痕細胞的增生能力,減少復發,「電療只集中在皮膚表面,深度只有一至兩毫米,輻射量與照肺部X光片相若,致癌機會低。」
4日療程 毋須住院
病人術後廿四小時內接受電療,每日一次,連續做三至四日,每次過程約兩分鐘,毋須住院。做完初期有類似曬傷徵狀,皮膚顏色變深,但隨時間會慢慢變淡,原有疤痕位置的膚色或會愈變愈淺。
參考資料: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