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腫脹的患者,以往進行傳統手術治療,會在頸部做一個5至6cm的切口,會永久留下疤痕,容易引起患者尷尬。直至近10年,醫生嘗試將手術切口轉而到身體其他不易察覺的位置,包括腋下、乳暈邊,甚至在口腔內,以內窺鏡進行這手術,其好處是傷口不易被外界發現,但對患者來說,同樣感到傷口的存在,更要承受遠比傳統手術大的傷害。
真正的微創甲狀腺手術的一種選擇是射頻消融術,其原理是透過一個射頻針,在超聲波的指導下插至不正常的甲狀腺結節組織內,用高溫把不正常的組織消融,身體的組織壞死後,組織就會慢慢吸收及纖維化,繼而形成一個甲狀腺內部疤痕,這可大大減少結節的容積。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radiofrequency-ablation-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這是一個教育博客專注於香港外科手術, 手術包括割包皮, 子宮, 陰莖, 陰道, 乳房, 包皮, 癌症, 甲狀腺, 性病, 肛門, 痣, 尿道, 疣,乳頭, 痔瘡, 肺癌, 乳癌, 大腸, 肝癌, 小腸, 腫瘤, 尿道炎, 睪丸, 直腸癌, 小腸氣等等, 及一般息肉切除,復原過程, 麻醉過程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Surgery for Hyperhidrosis
When all methods of treatment fail, patients may consider surgery to remove the sympathicus that causes perspiration. The sympathicus are nerves within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that are located at the spine behind the lungs. The sympathicus overlap with other nerves in most parts of the body except at the thoracic vertebrae.
As there is a nodule at the bottom of each vertebrae that connects the nerves, the objective of the surgery is to remove this nodule. This surgery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hidrosis in the arms and underarms.
Even if this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different surgeons will make different incisions. Some surgeons may make only one incision (10-15mm) and place the endoscope and scalpel through the incision. Some may also make three 4mm incisions, one for the endoscope and the other two for placing surgical equipments. Although this means having two more wounds, this method is more flexi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http://www.miradry.hk/miradry-treatment.html
The information aims to provide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Anyone reading it should consult Surgery Specialist before considering treatment and should not rely on the information above.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VR 點只打機咁簡單
今時今日,打機再不是玩物喪志,除了電競帶來的各種商機,VR虛擬實境亦不再局於遊戲領域,更可應用於醫療層面,推動醫療技術發展。
VR的原理是透過3D顯示器和密封式耳筒,讓玩家在視覺和聽覺上脫離真實環境,沉浸在遊戲角色之中。作為外科醫生,筆者覺得VR最大用途是疼痛控制。最常見是面對手術時,不少人會覺得緊張、焦慮,這些情緒反應會令人對痛覺加倍敏感,小痛化大。相比以往借助音樂或按摩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VR不只能更有效舒緩緊張情緒,美國有研究發現,VR有助急性或慢性痛症病人減少約40至50%的痛楚,對嗎啡止痛劑的需求可減少約30至50%。
筆者最近為一位病人進行局部麻醉的瘢痕疙瘩冷凍治療時,亦用上了VR系統,手術期間她完全投入在遊戲當中,成功克服了對治療的恐懼和不適感覺。
與此同時,VR還可以用於手術訓練。例如在處理一些複雜的手術前,醫生可透過3D影像模擬手術過程,通過反覆練習,從而提升手術的準確度。
而VR用於情緒病治療和復康治療近年亦越趨廣泛。例如治療驚恐症很多時會採用的「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是將病人帶到他們最懼怕的環境,幫他們克服恐懼。同樣的治療,現時病人只需戴上VR眼鏡,就如身歷其境,令治療過程更安全舒適,病人更容易接受。
VR另一個值得推廣的用途,是用於中風或視障人士的復康治療,讓醫護人員透過虛擬影像,確切體會到當事人在生活上面對的困難,繼而提供更適切的援助。
VR結合醫療,最大好處是副作用少、價錢平,只需購置一部數千元的顯示器就可用於臨床治療。參考外國的兒童醫院或癌症中心的經驗,引入了VR系統後,不僅大大減輕了病人治療過程的痛苦,更可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預期隨着VR技術不斷演進,將會為醫療及外科手術增添無限可能,令更多病人受惠。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醫生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VR的原理是透過3D顯示器和密封式耳筒,讓玩家在視覺和聽覺上脫離真實環境,沉浸在遊戲角色之中。作為外科醫生,筆者覺得VR最大用途是疼痛控制。最常見是面對手術時,不少人會覺得緊張、焦慮,這些情緒反應會令人對痛覺加倍敏感,小痛化大。相比以往借助音樂或按摩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VR不只能更有效舒緩緊張情緒,美國有研究發現,VR有助急性或慢性痛症病人減少約40至50%的痛楚,對嗎啡止痛劑的需求可減少約30至50%。
筆者最近為一位病人進行局部麻醉的瘢痕疙瘩冷凍治療時,亦用上了VR系統,手術期間她完全投入在遊戲當中,成功克服了對治療的恐懼和不適感覺。
與此同時,VR還可以用於手術訓練。例如在處理一些複雜的手術前,醫生可透過3D影像模擬手術過程,通過反覆練習,從而提升手術的準確度。
而VR用於情緒病治療和復康治療近年亦越趨廣泛。例如治療驚恐症很多時會採用的「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是將病人帶到他們最懼怕的環境,幫他們克服恐懼。同樣的治療,現時病人只需戴上VR眼鏡,就如身歷其境,令治療過程更安全舒適,病人更容易接受。
VR另一個值得推廣的用途,是用於中風或視障人士的復康治療,讓醫護人員透過虛擬影像,確切體會到當事人在生活上面對的困難,繼而提供更適切的援助。
VR結合醫療,最大好處是副作用少、價錢平,只需購置一部數千元的顯示器就可用於臨床治療。參考外國的兒童醫院或癌症中心的經驗,引入了VR系統後,不僅大大減輕了病人治療過程的痛苦,更可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預期隨着VR技術不斷演進,將會為醫療及外科手術增添無限可能,令更多病人受惠。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醫生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肛裂
肛裂是指肛門裂傷或肛門潰瘍,是大腸直腸外科門診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會給病人帶來諸多難以忍受的苦惱。
這種疾病是在肛門內出現線狀或橢圓形的裂縫,病人解便時會感覺如刀割或針刺的疼痛,並會流血。像其他肛門疾病一 樣,肛裂的主要症狀除了疼痛與流血,還可能有腫脹、滲液流出,肛門搔癢,偶有小便頻繁或困難等症狀。每次疼痛發作時會持續幾分鐘,也有時可延至幾小時以 上。在流血方面,由於出血來自肛門,所以都是鮮血,並且流血量通常不會太多。有些病人只會感覺疼痛,但不會出血。
如何治療肛裂?
一般肛裂以保守療法即有80%的治癒率。保守療法包括使用軟便劑、溫水坐浴(坐在溫水中10-15分鍾,一天三四次)及使用一些肛門栓劑或藥膏幫助消炎消 腫,劇痛時可以服用止痛藥以減輕症狀。一般療程為數星期或數個月不等,總之要有恆心及耐心。對於一些久治不癒而變成慢性肛裂的患者,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主要是要減低肛門括約肌的張力及痙攣,促使肛裂處自行癒合;切除肛門裂開處及縫合一般是沒有效的!
這種疾病是在肛門內出現線狀或橢圓形的裂縫,病人解便時會感覺如刀割或針刺的疼痛,並會流血。像其他肛門疾病一 樣,肛裂的主要症狀除了疼痛與流血,還可能有腫脹、滲液流出,肛門搔癢,偶有小便頻繁或困難等症狀。每次疼痛發作時會持續幾分鐘,也有時可延至幾小時以 上。在流血方面,由於出血來自肛門,所以都是鮮血,並且流血量通常不會太多。有些病人只會感覺疼痛,但不會出血。
如何治療肛裂?
一般肛裂以保守療法即有80%的治癒率。保守療法包括使用軟便劑、溫水坐浴(坐在溫水中10-15分鍾,一天三四次)及使用一些肛門栓劑或藥膏幫助消炎消 腫,劇痛時可以服用止痛藥以減輕症狀。一般療程為數星期或數個月不等,總之要有恆心及耐心。對於一些久治不癒而變成慢性肛裂的患者,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主要是要減低肛門括約肌的張力及痙攣,促使肛裂處自行癒合;切除肛門裂開處及縫合一般是沒有效的!
位置:
香港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了解瘢瘤疙瘩 (蟹足腫)
你有無試過穿耳、抓傷皮膚、燒傷或者蚊叮蟲咬之後,皮膚出現肉芽狀的組織增生,而且又痕又痛?呢D肉芽就係「瘢瘤疙瘩」。
同一般疤痕唔同,瘢瘤疙瘩唔會隨時間減淡或變得平滑,反而會越生越多,範圍越來越大。醫學上治療瘢瘤的方法包括注射類固醇、使用類固醇貼布、冷凍治療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SRT)等。
冷凍治療係將治療針插入瘢瘤,注入液態氮,用超低溫凍死細胞,破壞瘢瘤內的深層組織;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的原理,係將瘢瘤切除之後,再配合射綫破壞皮膚纖維母細胞,這樣就可以抑制瘢瘤增生。
如果唔想皮膚出現瘢瘤,建議小心處理各類傷口,唔好因爲傷口比較細,就掉以輕心啊!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keloid-treatment-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同一般疤痕唔同,瘢瘤疙瘩唔會隨時間減淡或變得平滑,反而會越生越多,範圍越來越大。醫學上治療瘢瘤的方法包括注射類固醇、使用類固醇貼布、冷凍治療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SRT)等。
冷凍治療係將治療針插入瘢瘤,注入液態氮,用超低溫凍死細胞,破壞瘢瘤內的深層組織;而手術切除合併放射性治療的原理,係將瘢瘤切除之後,再配合射綫破壞皮膚纖維母細胞,這樣就可以抑制瘢瘤增生。
如果唔想皮膚出現瘢瘤,建議小心處理各類傷口,唔好因爲傷口比較細,就掉以輕心啊!
參考資料: https://genesis-surgery.com/keloid-treatment-hk.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臭到女友頂唔順 決心開刀

坊間治療多汗症方法五花八門,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首名接受 ELS手術的 35歲男病人,被嚴重腳汗、腳臭困擾長達五年,曾向中醫求診,用中藥材浸腳無效,因其女友難頂其腳汗、腳臭問題,男病人遂於今年 10月接受該手術,脫離腳臭一族。
陳指,男病人自小出現腳汗,至近年趨嚴重,出外要改穿凉鞋,避免焗腳。他每天回公司及返家後,第一時間衝入廁所洗腳,去除腳汗臭味。若要買鞋,更要先回家 洗腳,洗走腳臭味,再到家中附近鞋店「極速」買鞋,避免試鞋時因腳臭引起尷尬。
在家無法穿拖鞋
踏入夏天,他更會因腳汗太多,要穿襪子吸汗,對日常生活構成不便,在家更無法穿着拖鞋,否則容易跣腳,增加發生意外風險。該名男病人 10月完成手術後,腳汗問題即時停止。 陳東飛稱,另一名 50多歲女病人, 30年前曾接受手汗手術,引致出現補償性腳汗。女病人夏天須穿襪子吸汗。外出時,要經常到商場搵廁所洗腳,嚴重影響日常社交生活。她正等候接受 ELS手術,解決腳汗困擾。
外科專科 陳東飛醫生
參考資料: www.genesis-surgery.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超聲波提升診治準確度
超聲波在醫學上的用途非常廣泛,但早前一宗不幸的醫療事故,一名患末期腎衰竭的19歲女病人,在醫院進行超聲波儀器引導下的血液透析治療(俗稱洗血)時,導管不慎插進動脈,造成嚴重後果,事件令部分市民誤以為超聲波技術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風險。
其實以上情況極之罕見,正正相反, 自從有了超聲波技術,讓醫生在進行這類高風險醫療程序時,可透過儀器顯示準確判斷落針位置,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翻查歷史,人類發明超聲波超過100年,最早期是海軍用來探測敵人的潛艇, 其後才陸續發展出不同用途。其中用在醫療方面,由於早期的超聲波儀器體積又大又昂貴,是只限於部分放射科醫生才能擁有的診治技術。
時至今日,超聲波技術已相當普及,不僅探頭能夠做到無線連接,目前最新的超聲波診治器,甚至只有手提電話般大小,令不同分科的醫生,包括普通科醫生、急症科醫生、內科醫生及皮膚科醫生等,都可以運用超聲波幫助診斷。
以外科專科為例,在處理急症時,透過超聲波檢查有助診斷病人有否急性盲腸炎、胃穿孔以至腹部大動脈破裂等。而在日常診治方面,尤其適用於一些體表病變,例如甲狀腺問題、乳房問題及小腸氣等,都可運用超聲波檢查準確診斷。
擁有超聲波技術並配備儀器的外科醫生,更可於診所內即時為病人做診斷, 甚至作為輔助治療。例如在血管內放置導管,還有近年興起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以至最新的靜脈曲張治療等,都需要配合超聲波技術作為輔助。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進步,醫生亦需要與時並進。特別是前線的臨床醫生,如果能進一步掌握和學習最新的超聲波技術, 不只可以令診治更加準確,病人亦毋须花時間到化驗中心做超聲波診治,從而達至更快捷、方便和可靠的醫療服務。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其實以上情況極之罕見,正正相反, 自從有了超聲波技術,讓醫生在進行這類高風險醫療程序時,可透過儀器顯示準確判斷落針位置,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翻查歷史,人類發明超聲波超過100年,最早期是海軍用來探測敵人的潛艇, 其後才陸續發展出不同用途。其中用在醫療方面,由於早期的超聲波儀器體積又大又昂貴,是只限於部分放射科醫生才能擁有的診治技術。
時至今日,超聲波技術已相當普及,不僅探頭能夠做到無線連接,目前最新的超聲波診治器,甚至只有手提電話般大小,令不同分科的醫生,包括普通科醫生、急症科醫生、內科醫生及皮膚科醫生等,都可以運用超聲波幫助診斷。
以外科專科為例,在處理急症時,透過超聲波檢查有助診斷病人有否急性盲腸炎、胃穿孔以至腹部大動脈破裂等。而在日常診治方面,尤其適用於一些體表病變,例如甲狀腺問題、乳房問題及小腸氣等,都可運用超聲波檢查準確診斷。
擁有超聲波技術並配備儀器的外科醫生,更可於診所內即時為病人做診斷, 甚至作為輔助治療。例如在血管內放置導管,還有近年興起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以至最新的靜脈曲張治療等,都需要配合超聲波技術作為輔助。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進步,醫生亦需要與時並進。特別是前線的臨床醫生,如果能進一步掌握和學習最新的超聲波技術, 不只可以令診治更加準確,病人亦毋须花時間到化驗中心做超聲波診治,從而達至更快捷、方便和可靠的醫療服務。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訂閱:
文章 (Atom)